第4部分 专题9 第3讲 看准数据项,对比变化处——数据分析类 教师用书-2021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部分 专题9 第3讲 看准数据项,对比变化处——数据分析类 教师用书-2021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6 18: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讲 看准数据项,对比变化处——数据分析类
此类题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表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它能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的规律或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图表”,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统计表、饼状图、柱状图等。表文转换涉及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等。
题型一 表格
此类题目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
读图策略:(1)一是表格的标题,二是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是表格中的数据。(2)要横向纵向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找出变与不变之处。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调查对象 选项     学生 市民
A 19.08% 11.90%
B 68.79% 59.52%
C 5.20% 5.95%
D 6.93% 22.63%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对象 选项 学生 市民
A 20.23% 21.09%
B 9.83% 14.48%
C 8.67% 11.10%
D 61.27% 53.33%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题型二 柱形图
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
读图策略: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搞清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
(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答案: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
答案:示例: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题型三 曲线图
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
读图策略: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弄清所表达的内容。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注】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答案:示例:近年来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数字媒介阅读率近三年上升迅猛。
(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
答案:示例:数字媒介阅读,携带方便,信息量大,而且可以实时更新。(言之有理亦可)
题型四 饼式图
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予以展示。
读图策略: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注意各个项目所占比例。
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答案:示例: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0~30字)
①社会:电脑的普及、急功近利的浮躁意识及不重视书写。
②学校:缺少重视书写的氛围,教师要求低,学生得过且过。
类型一 内容概括题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答案:示例: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技法归纳]
图表概括题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尾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续写。
2.仔细阅读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
(1)对图表,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是问题的所在,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答案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表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3.表达准确。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或规律时,根据表格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准确表达。如:表明增长趋势时,可用的词语有“增长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了……”等;表明下降趋势时,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等,注意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有“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所有”“约五成”等。
类型二 信息推断题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调查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上。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答案:示例: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是比较宽容(或:“接受”“认可”)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技法归纳]
图表信息推断题解题方法
信息推断题要求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隐含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整体阅读。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顾此失彼,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项目、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要点)。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是我们进行推断的重要依据,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较大的比较项。
3.态度要鲜明。提建议、谈看法时态度要鲜明,不能脱离表格的实际内容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