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2020-2021学年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示范导读 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2020-2021学年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示范导读 课件(3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6 18: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红楼梦》到底讲了什么?
贾宝玉与贾政的冲突在哪里?
宝钗和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差别在哪里?
《宝玉挨打》会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宝玉挨打
——《红楼梦》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语文组谭盛祥
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
齐读以上的诗歌,思考,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宝玉?
《红楼梦》序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之第一回中直接以作者的身份写下的一首诗,曹雪芹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是一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
《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鸿篇巨制《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结合人物关系图,初读文本,梳理小说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文本初探
第二课时
宝玉挨打
1、为什么挨打?
2、可以不挨打么?
3、该不该挨打?
为什么挨打?
谈吐葳葳蕤蕤
生了三分气
引逗琪官
又惊又气
目瞪口歪
奸淫婢女
面如金纸
满目泪痕
挨打原因
可以不挨打么?
“宝玉挨打”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一定会挨打
该不该挨打?
第三节课
宝玉挨打,王夫人与贾母都在极力的劝说,保护宝玉,二者劝说方式有何不同?二人对宝玉的爱又有何异同?
阅读7——11段

、贾二人各自的话对比
林黛玉
薛宝钗探望宝玉
齐读以下文段,试比较宝钗,林黛玉二人对宝玉说的话的异同?
挨打后
宝钗的探视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黛玉的探视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薛宝钗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林黛玉
试比较宝钗,林黛玉二人对宝玉说的话的异同?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