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性,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三角板、铅笔、多媒体、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积累经验
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数学游戏。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了,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那接下来我们就以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平面图形来进行游戏,请一位同学来帮助老师读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1.两人合作,任意选取一个图形进行言描述,另一个人根据所描述猜出平面图形。
2.描述的同学不能说出图形的名字,或者比划图形,不能说和图形相关的物体。
长方形之后,老师问:刚才这位同学分别从长方形的哪些要素来描述的,让他的伙伴一下就猜中了!
板书:边、角、顶点。看来从长方形的边、角、顶点这些方面描述伙伴就能一下能猜出。 其他平面图也能够根据这几个方面猜出来吗?有请第二组同学
猜出平行四边形后老师总结:看来还真是从这三个方面就能确定一个平面图形。大家都找的窍门了,还剩最后一组(三角形)。
小结,其实我们在研究平面图形时大多都是从它的边、角、顶点,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
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对认识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经验,对三角形也有一定的认识,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三角形的?
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从古到今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像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都可以分割成三角形,所以三角形是一种很重要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感受三角形的魅力(板书课题上:三角形的特性)
探究新知
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模仿画(积累定义素材):(1)教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三角形,现在根据你的印象,请你在草稿本上试着画出一个三角形。
理解画(动手动脑)
(2)展示学生作品,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如果学生表达不准确可以补充,然后继续画)
(3)用线段摆三角形,理解“围成”并总结得出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方式就是“围成”。
教师总结: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体会画:(巩固定义)请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再画一个三角形。请学生板演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30956251139190小结:请观察你观察画的三角形,也行样子、大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赶快给同桌指一指你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分别在哪里。
(2)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课件)
请给你画的三角形其中一个标上各部分名称。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课件展示)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那么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上学期在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除了研究了这些,还研究了他们的什么?(板书高)。对同学们记性真好,那老师来做一个调查,认为三角形有高的同学请举手,认为三角形没有高的同学,请举手。看来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三角形是有高的,没错,三角形像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也有高。那你觉得三角形的高可能会在哪里呢?请上他来指一下。提问:是随便画吗?(预设: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是垂直线段来迁移)。那这条高是从哪里到哪里的垂直线段呢?真不错,数学上就是把
(课件)定义: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理解关键词:顶点、对边、垂线。认识顶点和对边。请说黑板上三角形出指定边对应的顶点。(老师有意指错)哎呀,这样太麻烦了,你说起来费力,老师听起来也费力。我们一起先想一个办法怎样让我们的表达更明确、更方便,可以怎么办?
教师:如果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三个不同的大写字母,如:A?、B?、C?,
这样就省事了。接着说顶点和对边。像这样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三个不同的大写字母就能使得我们表达方便,那么我们就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三角形ABC?”
(课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根据定义指一指第一个三角形一条高是从哪里到哪里。
尝试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利用三角板在答题卡上试着画出第一个三角形的一条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规范。抽生板演
?订正、再次画高:画好了吗?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画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这样画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正确的高怎样画呢?(从顶点开始画、垂直于对边)
教师:说得真好!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课件演示)
学生:以BC?边为底画一条高,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很A?点重合,然后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用虚线表示,标出直角符号,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写上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写上底。
教师:仔细观察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互相垂直。
教师: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画高?
学生画,请学生板演,继续画另外两条高。
总结:三角形有3条高。板书:3条高。
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到这里,我们对三角形又有了新的认识,
老师想检验一下看刚才哪些同学听课最认真、知识掌握最好。敢不敢接受检验?
巩固练习
1.怎样画三角形?
2.画出下面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教材第60页做一做后两个)
拓展题:画出下面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1298575194310
1924050291465底
底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746760158115
边: 3条边
角: 3个角
顶点:3个顶点
高: 3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