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母鸡叫咯咯》
课
型
教唱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小学音乐(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这是一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德国儿歌。全曲的旋律轻快,节奏明朗,表现了母鸡下蛋后激动、兴奋,向人报喜的可爱形象。歌曲为一段体,四二拍子,大调式。第一乐句采用同音反复和级进的手法,模仿母鸡咯咯的叫声;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三乐句曲调起伏加大,给人以舒展、开阔的感觉,表现了母鸡下蛋后伸脖子、扑翅膀的情景;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整首歌曲欢快跳跃,充满快乐和自豪的情感。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注意力比较不容易集中,第一次接触的东西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体态律动法和故事讲解法吸引注意力等,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使他们保持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有好的感情和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用动作、打击乐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2、能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3、能用简单的念白“咯咯哒”参与演唱,并大胆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能用充满快乐和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难点
能随着歌声加入简单的二声部伴唱“咯咯哒”
拟用学法
讲授法、体态律动法、课件激趣法、启发提问法、说唱法、情景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母鸡头饰、母鸡模型、鸡生蛋图片、鸡窝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回顾导入
1、采用情景法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整体感受音乐旋律。
师:上节课我们看到羊妈妈带着小羊,鸭妈妈带着小鸭,只有小鸡有点吵吵闹闹的。原来,是鸡妈妈没有来,我们一起来帮小鸡宝宝找妈妈吧。
2、采用课件激趣法(课件分别展示小鸡叫、小鸭叫、)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羊组、小鸭组、小鸡组、母鸡组。
二、新授课
1.初听歌曲
师:采用情景法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帮鸡宝宝,声音这么大,鸡妈妈该听到了吧。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仔细听我们就能知道鸡妈妈在干嘛(播放歌曲《母鸡叫咯咯》)
学唱歌曲
加入“咯咯哒”的伴唱
师:母亲生下蛋后,非常高兴,不停地唱着歌,我们再次有请母鸡组来扮演母鸡演唱“咯咯哒”来为我们的歌曲伴唱。
三、课堂小结。
总结知识技能目标,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复习动物有节奏的叫声
(1)小鸡宝宝自己在找鸡妈妈
小鸡:××
×|
××
×|
×
×
××|
叽叽
叽
|
叽叽
叽|
叽叽
叽叽
|
××
×|
叽叽
叽|
(2)小鸭听到后,帮着小鸡宝宝一起寻找鸡妈妈。(鸡鸭二声部简单合唱)
小鸭:×
×
|
×
0
|
×
××|
×
0
|
呷
呷|
呷
0
|
呷
呷呷|
呷
0
|
(3)小羊听到小鸡和小鸭的叫声,连忙跑过来一起帮着加油(鸡鸭羊三声部合唱)
小羊:×-
|
×-
|
×
×|
×-
|
咩-
|
咩-
|
咩
咩|
咩-
|
二.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
说一说,鸡妈妈在干嘛?
(展示鸡生蛋图片)
采用体态律动法谁能模仿母鸡生蛋时的样子(准备好鸡窝模型,鸡蛋头饰,并提示学生母鸡生蛋时会叫什么“咯咯哒”,会做什么动作“两翼扑扑,向人报喜”)
采用情景法示范学生带领全体同学一起模模范母鸡生蛋时的样子。
采用讲授法和听唱法学唱歌曲
读歌词
第一遍强调字的准确与声音要求;第二遍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
唱简谱
先跟着老师的范唱,再试着用简谱的调子来唱歌曲
跟着老师边唱边动一动
表演唱
加入“咯咯哒”的伴唱
学习伴唱部分
老师拍手提示速度,学生跟着老师的速度念“咯咯哒”。
播放范唱,学生用念白为歌曲伴唱
分二声部演唱
母鸡组给歌曲伴唱,其他组唱歌曲部分,可以边唱边做表演动作
(伴唱要仔细听音乐,声音不能超过歌声)
随乐结束本课,走出教室。
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唱出动物有节奏的叫声
此处需要同学们通过聆听语言捕捉有关于歌词的信息,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测。这也是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节奏,这里采用体态律动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歌曲的整体印象。
为了让同学们能理解歌词,我在介绍该节奏时详细地讲解了它的组成,较难理解的句子,通过之前音乐知识的积累,同学们能更快地学会这首歌。
本环节需要同学们默契的合作才能完整的演唱整首歌。
用小组配合演唱的形式进行检测。
板
书
设
计
小鸡:××
×|
××
×|
×
×
××|
××
×|
叽叽
叽|
叽叽
叽|
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
小鸭:×
×
|
×
0
|
×
××|
×
0
|
呷
呷|
呷
0
|
呷
呷呷|
呷
0
|
小羊:×-
|
×-
|
×
×|
×-
|
咩-
|
咩-
|
咩
咩|
咩-
|
母鸡:咯咯
哒|
咯咯
哒|
咯咯
咯咯
哒|
教学后记
本堂课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新授课,这样既能让学生提前熟悉歌曲旋律,又能提前学习舞蹈动作,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授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但在本科的难点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配合的更默契,还得花些时间在演唱分配二声部上。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用轻松幽默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歌曲,将表情、语气、动作表演等情感表现贯穿歌曲教学始终。在进行第三乐句的学唱时,我抓住了母鸡生蛋后向人报喜的情绪来演唱,通过模仿母鸡“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该乐句的演唱情绪。
通过本堂课的设计,我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遵循适时、适量发挥地原则,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参与体验中真正达到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