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2021年单元测试卷(9)
一、选择题
1.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下列涉及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有( )
①俄国1861年改革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罗斯福新政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 )
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②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
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④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图片:《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②论文:《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③视频:《苏联的改革》
④地图:《“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5.斯大林针对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出在十年内缩短距离,必须建立工业化所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后苏联短短几年内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这一做法( )
A.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B.增强了国家动员能力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6.在《凡尔赛和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德国归还所占法国领土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D.德国须支付战争赔款
7.旧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盛行经济自由主义,企业经济活动几乎不受政府干预,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政府通过提高关税以保护民族工业,……因为交战中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全部运用到战争中。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促进了科技进步与发展
B.加速了经济方式的变化
C.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D.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8.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双方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场战役发生在( )
A.美国南北战争中
B.拿破仑战争中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9.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得以化解
B.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
C.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D.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10.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是(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
11.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上述内容出自( )
A.《凡尔赛和约》
B.《联合国宣言》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12.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时间。很快,该事件成了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普林西波维护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1914年,俄、德、英、法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
A.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B.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C.列强的争夺中,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D.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13.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持续时间
4年多
参与国家
30多个
死伤人数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A.它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
B.它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它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它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4.巴黎和会上建立的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欧盟
C.国际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15.下列有关《九国公约》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B.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C.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D.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
16.1919年,位于北京的英美侨民协会认为:“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将极其严重地妨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的发展”,担心“日本现在代替德国,那么这种罪恶的后果还将大大加重”。可见,日本占领山东( )
A.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的状况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损害了英美在华经济利益
D.引发了五四运动
1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苏联(苏俄)的( )
A.农奴制改革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马歇尔计划
18.与凯末尔革命相比,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
A.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
B.采取和平手段进行
C.资产阶级领导了斗争
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发生
19.有史学家认为:“十月革命是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改变’。”这是因为十月革命( )
A.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B.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1945年到1960年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下面对“新时代”理解错误的是( )
A.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亚非国家在独立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亚非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世界舞台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趋于瓦解
二、简答题
2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
(1)“一超”是指美国。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发生在1999年的什么事件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2)“多强”中的有一个是国家联盟。它的名称是什么?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公头脱离该联盟,该联盟成立是时间是多少?
(3)“多强”中还有中国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两次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什么战争?
(4)“多强”中另一个国家曾最早加入苏联的联邦。它是哪个国家?在列宁领导下,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俄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苏联后期,哪两位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
22.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友好往来,又有矛盾与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时哪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2)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之向矛盾与冲突不断,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3)“一战”后,哪一国际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为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美国主导召开了哪一次国际会议?
(4)当前中日之间矛盾与冲突仍然不断,你认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主因素有哪些?
23.日、美关系是亚太地区十分重要的国际关系。两国关系的亲疏与冷热,也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和两国实力的消长与变化。
(1)19世纪中期,美国迫使日本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日本最终通过什么摆脱了民族危机?同一时代俄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是什么?
(2)一战前后,日、美两国斗争不断加剧,最终是通过什么会议来协调的?会上签署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是什么?
(3)20世纪40年代初,哪一事件导致日美斗争达到白热化?请列出美国参加的与对日斗争相关的一次国际会议名称。
(4)二战后,美国对战败的日本由惩治转为扶植,导致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涉及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罗斯福新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史实,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关注民生。
故选:C。
2.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雅尔塔会议都大国强权政治明显、都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和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D。
3.依据题干信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所学可知,苏俄时期,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时期,从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僵化,苏联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改革。而“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属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斗争,不属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①②③,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据所学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故选:D。
5.从材料中的“必须建立工业化所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后苏联短短几年内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可以看出,这一做法体现了国家的强制性,增强了国家动员能力。城乡之间的差别仍然存在,排除A项;这一做法没有起到解放社会生产力的作用,没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C、D项。
故选:B。
6.依据题干信息“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其分赃性质的条款是: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故选:C。
7.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政府通过提高关税以保护民族工业,……因为交战中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全部运用到战争中”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加速了经济方式的变化。B符合题意。
故选:B。
8.1916年2月德军开始进攻凡尔登,法军殊死抵抗。战争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此役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德国在西线发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故选:C。
9.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而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选:A。
11.1921年﹣1922年间,美、英、法、日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1922年2月,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美国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故选:C。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成为一战的导火线。交战双方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四年的战争。故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故选:B。
13.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死伤人数多、经济损失大,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它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它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它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4.在美国倡导下,1920年1月,巴黎和会通过《国际联盟盟约》,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性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它表明人类开始寻求以建立国际机构的形式,来防止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英法操纵国联。一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其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C符合题意。
故选:C。
15.有关《九国公约》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是《凡尔赛条约》的内容。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选:B。
16.据英美侨民协会认为“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将极其严重地妨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的发展”,担心“日本现在代替德国,那么这种罪恶的后果还将大大加重”中关键信息“英美侨民协会”“将极其严重地妨碍……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山东损害了英美在华经济利益。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从而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故选:C。
1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权模式阻碍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了农业、商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故选:C。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1921年初,凯末尔组建了土耳其国民军。第二年,国民军打败了由英国装备的希腊军队,俘虏了希腊军总司令,迫使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的洛桑重新签订了《洛桑条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保持了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为共和国,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在凯末尔领导下,土耳其开始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凯末尔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胜利。它巩固了国家独立,结束了落后的封建统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与凯末尔革命相比,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不同之处是采取和平手段进行,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9.据“十月革命是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改变’”可知,这次改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故选:D。
20.“1945年到1960年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对“新时代”理解错误的是亚非国家在独立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这一时期,独立后的印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故选:B。
二、简答题
2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超”是指美国。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发生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年3月至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造成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不甘心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力图阻止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使其转换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强”中的有一个是国家联盟。它的名称是欧盟;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公头脱离该联盟,该联盟成立是时间是1993年。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强”中还有中国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两次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分别是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遭到惨败。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强”中另一个国家曾最早加入苏联的联邦。它是俄罗斯联邦;1922年12月,苏维埃俄国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在列宁领导下,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后期,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
故答案为:
(1)科索沃战争。
(2)国际联盟;1993年。
(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4)俄罗斯联邦;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
22.(1)唐天宝二年,鉴真和尚应日本高僧荣睿、普照之邀东渡传教,但连续5次因风阻未果。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69岁高龄的鉴真携带大量佛经和艺术品,从常熟鹿苑(今属苏州张家港)黄泗浦入海,开始了第六次东渡。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次年抵达奈良,实现了东渡弘法和传播华夏文化的宏愿。
(2)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之向矛盾与冲突不断,日本先后发动了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3)据所学知,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巴黎和会由英、法、美操纵,华盛顿会议由英、美、日等操纵,两次会议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到了被列强共同主宰的境地。两次会议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故巴黎和会上日本要获取原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华盛顿会议上美英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动机,支持中国的部分诉求等。
(4)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日本妄扭曲历史,让南京大屠杀等真实事件消失于世,还参拜靖国神社,在本是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上进行活动,严重侵犯我国领土权益。
故答案为:
(1)鉴真。
(2)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4)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等。
23.(1)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迫使日本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日本最终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同一时代俄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1854年,日本被迫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意开放港口.在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家面临着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危险的状况下,日本于1868年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进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后,日、美两国斗争不断加剧,最终是通过华盛顿会议来协调的。会上签署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是《九国公约》。为了解决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日美斗争达到白热化。美国参加的与对日斗争相关的一次国际会议是雅尔塔会议。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4)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对战败的日本由惩治转为扶植,导致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战略需要(冷战需要)。
故答案为:
(1)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2)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3)日本偷袭珍珠港;雅尔塔会议。
(4)美国的战略需要(冷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