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 第四单元 第16课
梁启超
梁启超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是一种责任,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立志学习,勇于承担人生责任,成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两篇文章,感悟只有尽责任才能收获人生的快乐。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略读与跳读相结合,把握作者观点。
2.联系生活实际,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文风流畅、犀利、凝炼。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作者简介
一、字词积累,夯实基础
揽 失意 达观 契约
监督 排解 循环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qì
jiān dū
mǐn
同学们自主学习课后词语,注意红色字的字音及写法。
lǎn
契约:
达观: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解释下列词语
指双方或多方共同订立的协议。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一、字词积累,夯实基础
二、略读文章,感知大意
1.略读课文,尽量按照每分钟450字的速度进行阅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时间,感知文章大意,围绕题目“最苦与最乐”,用最精练的语言说说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最苦与最乐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二、略读文章,感知大意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3)论述了人生最苦的事是身上背负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第二部分:(4、5)论述了人生最乐的事是尽了身上的责任。
第三部分:(6)论述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责任,不能逃避责任。
三、熟读精思,交流收获
1.精读第1-3段,作者开篇提到:“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呢?
在世一天,便有一天该做之事,该做事没做,便有重担压肩之苦。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贫——若能知足,虽贫不苦
失意——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
老死——若有达观心态,生老病
死不苦
2.作者认为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过苦痛日子,举了哪些事例?作者认为负责任最苦,找到课文中提及的几种责任。
(1)列举了没有兑现承诺、欠钱未还、受人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没有赔礼等事例。
(2)①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
他便有了责任。
三、熟读精思,交流收获
2.作者认为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过苦痛日子,举了哪些事例?作者认为负责任最苦,找到课文中提及的几种责任。
②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③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三、熟读精思,交流收获
3.精读第4、5段,作者认为尽责任最乐,引用了哪些成语、俗语、名言?
成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三、熟读精思,交流收获
4.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圣贤豪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作者认为他们到底是苦还是乐呢?
作者认为越是豪杰、英雄,肩上担负的责任就越重大。总是没有轻易放下重担的时候。而且他们常把某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剪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但是他们在尽责任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们是苦中真乐。
三、熟读精思,交流收获
5.最后一段论述了什么内容呢?
论述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三、熟读精思,交流收获
同学们认为这篇文章的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举例说明。
本文语言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
(1)凝重: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轻灵: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四、精细研读,品味语言
同学们认为这篇文章的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举例说明。
本文语言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
(3)流畅:排比——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4)简洁: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
四、精细研读,品味语言
1.略读拓展篇目《为学与做人》这篇文章,作者认为“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五、类文迁移,学以致用
2.作者认为“仁者不忧”的原因是什么?
(1)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
(2)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
五、类文迁移,学以致用
3.请同学们找出精彩语段并进行赏析。
语段:文章第10段。
赏析:运用了设问、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连续的设问铿锵犀利,促人思考,回答斩钉截铁,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充满激情,气势极强盛。呼告令人警醒。
五、类文迁移,学以致用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国家、人民带来了考验,请你站在医护人员等“最美逆行者”的角度给家人或患者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责任”的理解。
2.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说一说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论证作者的观点。
六、思考责任,付诸实践
知责任,勇担当
最苦与最乐——尽职尽责,勇于承担责任
兼备智仁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