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南极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字词积累
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
蚀
羸弱
步履
告罄
毋宁
角逐
毛骨悚
然
怏怏
不乐
忧心忡忡
姗姗
来迟
sǒng
yàng
chōng
shān
zhuài
yín
diān
lǐn
shì
xiāo
shí
léi
lǚ
qìng
wù
jué
风藏露宿
夜不成眠
筋疲力尽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形容旅途或者野外生活非常艰苦
形容晚上睡不着觉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形容十分恐怖。悚然,恐惧的样子。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形容走路很慢,来得很晚。
忧愁的心情,忧愁的样子。
轻率大胆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课文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思考)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几位英雄,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1、不动唇,不指读,忌回视。
2、眼扫视,心专一,脑直映。
3、抓重点,记大意,明中心。
4、每分钟不少于450字。
1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1912
2
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
英国
3
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
5个
4
先到达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挪威
5
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在南极点看见了什么?
一面黑旗在滑雪杆上
6
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恶劣的风雪天气。
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
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研读品味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个“悲剧”?
“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表达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悲剧是“伟大”的?
(1)、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牺牲时,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2)、诚实守信,有绅士风度。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而这正是他所热烈追求的事业。
(3)、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4)、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爱的真情流露。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悲剧
伟大
1.失败之悲—冒险精神
2.作证之悲—诚信
3.死亡之悲—团结
无私
4.世人之悲—敬仰永远悼念,
从中获得精神鼓舞
总结
本文主旨
1912年英国探险队科斯特一行五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在他的信中丝毫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坚毅。斯科特在临死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家人。他饱蘸感情写下遗书,既表现了他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又体现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
斯科特:勇敢坚毅、顽强不屈、无私爱心
本文还写到了哪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了科考队员不畏艰难、坚毅执着的优秀品质。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表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习题第5小题: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练习讨论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高尚。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
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这是作者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可靠队员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