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
这样 分萝卜公平吗?
它们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杠杆的共同特征
受力的作用
绕固定点转动
比较坚硬
一、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这些用具是杠杆吗?
钢丝钳 杆秤 瓶盖起子
火钳 独轮车
核桃夹
二、杠杆的五要素:
支 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F1
F2
l1
o
l2
动力作用线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
阻力
阻力作用线
o
支点
杠杆五要素
F1
F2
L1
L2
(1)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2)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F1
F2
L1
L2
O
试着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F1
l2
F2
O
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以及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1)辨认杠杆,先找支点O;
(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出一条垂线。
(4)标出力臂(从支点到垂足)。
画力臂的方法是: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状态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静止
保持匀速转动
保持静止
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力、力臂
实验设计
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器材:
测量的物理量:
力
力臂
A
B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在水平位置平衡?怎么调?
(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为什么竖直向上拉?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实验数据表格设计
F1?L1
F2?L2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交流评估:
(1)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左右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还平衡吗?
(2)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左右各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还平衡吗?
(3)多次实验的目的:
不平衡,左右增加量不同
不平衡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具有偶然性
O
G1
G2
l1
l2
所以 G1<G2
即G1×l1 =G2×l2
因为 l1>l2
F1×l1 =F2×l2
这样 分萝卜公平吗?
我的感想
我的收获
反馈练习:1、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F1
F2
F1
F2
2、如图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OA=80cm,AB=20cm,则物体的重是( )
A.20N
B.4N
C.1.25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变倾斜示数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3、O是杠杆的支点,在A的一端挂一电灯,电灯重100N。细绳的一端系杠杆的B点,另一端系于竖直的墙壁上的C点,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已知AO=4m AB=0.8m,细绳与杠杆之间的夹角是30度(不计杠杆重、细绳 重和摩擦),求细绳受到的拉力。
l2
4、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减小误差”“寻找规律”)?
(2)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今握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
A.不断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C.不断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画出弹簧测力计在2位置时的动力和动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