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6 19:20: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情景导入
唐朝是诗的盛世,一个一个诗人因诗而名垂青史,让后人铭记。常建就是这样一位,尽管后人无从考证他的生卒年月,但他的诗文一直为后人所传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诗歌的内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常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唐才子传》说他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常建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
合作探究
朗读诗歌,划分停顿。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合作探究
理解词语的意思。
古寺:
初日:
曲径:
幽处:
禅房:
悦:
破山寺。
早上的太阳。
  
弯曲的小路。
  
幽静的地方。
  
僧人的房舍。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高兴

合作探究
空:
 
人心:
 
万籁:
寂:
 
但余:
 
钟磬: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各种声音。
寂静 
  
只留下。
  
一种器具。
感悟诗意
合作探究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来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
禅房、花木、山光、潭影。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问题思考
合作探究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诗词欣赏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诗词欣赏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诗词欣赏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诗词欣赏
此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诗词主旨
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随堂检测
1.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
”“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
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
B
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背诵这首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