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1-2小题。
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2.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
A.采集和狩猎
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下图为《鸿雁》歌词的图文材料,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鸿雁北归还的时间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歌词中作者描写的观赏地点是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5.影响鸿雁南北迁徙的主要因素是
A.水热条件 B.河流径流量 C.人类活动 D.大气污染
川藏铁路(下图)因修建难度大,进行了分段建设。2018年1月,拉萨———林芝段中目前最长的桑珠岭隧道全线贯通。4月,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拉萨与成都相比,拉萨市
A.全年气温较低
B.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因纬度低,全年日照强
D.一年中,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7.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线路较长,建设成本高
B.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
C.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D.气候寒冷,高寒荒漠广布
2018年3月24日20:30~21:30,世界多地的地标性建筑再次熄灯,以参加全球性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据此完成下列8-9小题。
8.“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
A.酸雨蔓延 B.全球气候变暖
C.水污染严重 D.生物多样性减少
9.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读“我国某区城循环经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A.内蒙古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A.饲料厂 B.油菜地
C.养鱼场 D.酒精厂
12.该循环经济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和沙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13-15小题。
13.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
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14.图示区域( )
A.城镇均分布在河流沿岸
B.城镇多分布在河流下游
C.山前冲积扇城镇数目较多
D.河流全部为季节性河流
15.该地区治理荒漠化,最大的困难是( )
A.交通不便 B.多流动性沙丘
C.人口稀少 D.荒漠化面积广
下图中景观为我国某地区的一种能源开发利用设施。读图,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该区域最有可能分布在( )
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西部
C.安徽南部
D.珠江三角洲
17.该区域农牧业生产过程中,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带来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A.森林锐减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河流断流
18.该类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当地的生态意义是( )
A.减轻酸雨危害 B.利于植被保护
C.扩大就业 D.推动高耗能产业发展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过程。读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玩具制造业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0.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技术 B.劳动力价格 C.交通运输 D.资金
红水河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流域内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图为“珠江流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下列关于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金属冶金工业 ②发展原木采伐工业
③发展甘蔗制糖工业 ④发展水产养殖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22."下列关于红水河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了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B.改变了珠三角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易诱发地质灾害,增加河流的含沙量
D.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3.东北地区盛产优质大米,其主要影响条件是( )
①热量充足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丰富 ④生长周期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54分,每点2分)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读“甘肃省地理位置(图1)”和“黑河流域地形(图2)”。
材料二:黑河末端的居延海曾于1992年彻底干涸,后经整治逐步恢复其生态环境。
(1)甘肃的自然环境呈现典型的过渡分布特征,图1中①地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从区域发展阶段看,甘肃省属于发展阶段_ ___。(4分)
(2)图2中甲地地貌是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______。(6分)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3)据图1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____ ___。(5点10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
(1)过去渭北黄土高原区是常年种粮,常年薄收,试分析其自然原因。(2点4分)
(2)分析渭北黄土高原区适宜种植苹果的生态条件。(3点6分)
(3)为了保证“绿色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了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见图乙)。分析该生产模式为什么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绿色苹果”? (2点4分)
(4)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什么?(2点4分)
26.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要分析扎龙地区形成内陆湿地的自然条件。(3点6分)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3点6分)
(3)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魅力大减,为此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2点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题2分)
1.A 2.B 3.A 4.B 5.A 6.A 7.C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C 15.B 16.B 17.C 18.B 19.A 20.B
21.A 22.D 23.C
二、综合题(3大题,共54分,每点2分)
24.(20分)
(1)东部季风区 工业化阶段(或成长阶段)
(2)山麓冲积扇 流水沉积 水源
(3) 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任答5点)
25.(18分)
(1)渭北黄土高原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不足、水源缺乏,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种植。(2点4分)
(2)渭北黄土高原区海拔较高,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土壤中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含量高;远离工业发达的地区,环境清洁,无污染。(3点6分)
(3)沼渣和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施入果园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由于沼液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抗生素,对影响果树生长的病虫害有防治作用,也减少了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无公害、无污染。(2点4分)
(4)大面积的果树和植被,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少旱灾的作用,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任答2点得4分)
26.(16分)
(1)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水源较充足;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3点6分)
(2)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3点6分)
(3)靠人工措施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迁移湿地核心区人口;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繁殖丹顶鹤(2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