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分析: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美丽的黄昏》,选自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美丽的黄昏》是一首三声部轮唱形式的欧美歌曲,联系新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整个音乐学科课程价值实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通过聆听、歌唱《美丽的黄昏》,
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黄昏的美丽、体验蕴含在歌曲中的丰富情感,与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达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美丽的黄昏》是一首轮唱形式的歌曲,通过聆听教师与学生的二声部合作,让学生自己模仿和体验二声部在歌曲中的应用。在熟练演唱二声部的基础上,再体验和模仿三声部的演唱。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展开创造性教学,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活动和表现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3.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课堂大部分都是群体活动,本节课通过齐唱、二声部轮唱、三声部轮唱等形式,充分体现了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流。三个不同的声部、三组不同的学生轮唱《美丽的黄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互相尊重的精神。
4.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无国界,我们应当在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多去学习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音乐文化。《美丽的黄昏》就是一首欧美歌曲,歌唱了黄昏的美丽、钟声的美妙,学生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再去拓展欣赏我们潍坊的黄昏照片,激发孩子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教材分析:
《美丽的黄昏》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是一首广泛流传于欧美地区的歌曲。四三拍,C大调,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主要乐句构成。这是一首三部轮唱歌曲,但是它的轮唱方式与传统的轮唱方式不太一样,这首歌曲所采用的轮唱方式是在第一声部唱完六小节以后,第二声部才进入;当第一声部唱完十二小节(第二声部唱完六小节)后,第三声部才进入。通过学习这种演唱形式,体验轮唱形成的和声美感。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三声部轮唱来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而难点就在于如何用用轮唱的形式、和谐的声音、优美舒展的情绪,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美丽的黄昏》。所以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需要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给学生塑造聆听的盛宴、展现美妙的黄昏画面。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三部轮唱肯定是个难点,于是我从课一开始就进行简易的轮唱,再结合图形谱变化着来进行轮唱和声音处理,引出黄昏,钟声的音乐,直接进入歌曲的主题——美丽的黄昏,美妙的钟声,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演唱形式大概是怎么回事。再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通过读歌词,唱歌词,重点解决二部轮唱这个难点,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最后与学生共同完成三部轮唱,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试验。整个教学过程关注音乐审美的本身,重视学生音乐实践的愉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激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笔为歌曲伴奏。
2.能够学会缓呼缓吸的呼吸方式,在唱歌时能有足够的气息支撑,辅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高;听录音、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范唱,学习和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
3.能够用三声部轮唱的形式、和谐的声音演唱《美丽的黄昏》。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三声部轮唱《美丽的黄昏》
教学难点:三部轮唱的形式、和谐的声音、优美舒展的情绪,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美丽的黄昏》。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吉他、笔、课件
解决措施:
通过聆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范唱,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唱一唱:
模拟爬山,练习演唱两小节的合唱。
123321
345543
加强和声的练习演唱歌曲的第一句。
初步感受
1.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特点。
2.学生看谱聆听歌曲,找出歌曲的三个主要乐句。
三、学唱歌曲
1.学生挥拍跟琴演唱三个主要乐句的歌谱,注意听琴常准。
2.老师提问:应该在哪里换气比较合适?
3.老师讲解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并学习运用。
4.学生再次跟琴演唱三个主要乐句的歌谱,试一试唱六个小节再换气。
5.学生试着填词演唱三个主要乐句,注意气息的保持。
6.老师提问: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7.学生随老师创设的意境,感受音乐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师弹吉他,学生聆听。
8.学生观察第一声部乐谱,说一说它的旋律是如何在三个主要乐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9.学生试着填词完整演唱第一个声部,并思考用怎样的速度与力度演唱。
10.学生观察第二声部的乐谱。
11.填词演唱第二声部。
四、合唱教学
1.加入笔,为歌曲伴奏。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前两个声部的演唱。
3.交换声部演唱,巩固和声的练习。
4.注意合唱中声音的和谐。
5.教师与同学们进行三声部合唱练习,注意气息要保持、声音要连贯柔美。
五、小结,随音乐下课。
评测练习
发声练习,123321
345543
让同学们互听互唱。
2.全班分为两组,进行二声部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第二声部晚两小节进入)。
3.师生分为三个声部,有感情的演唱《美丽的黄昏》。
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示范法、情境创设法的贯穿深入、多媒体与音乐教学课堂的学科融合、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完整、有感情的演唱三声部歌曲《美丽的黄昏》,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堂参与积极,基本能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由于三声部轮唱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各个声部的演唱还不是很熟悉,所以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中继续巩固演唱。
对于评测练习中的和声练习,学生都能够独立的、准确的、迅速的完成,对于歌唱要求,基本没有问题,只是在歌唱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观评记录:
本节课,由音乐教研员袁主任和本校的全体音乐教师进行了观课。通过大家的讨论,对本节课评价如下:
优点:
(1)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歌声动听、音乐素养较高。
(2)可以看出前期注重培养与锻炼学生们的和声训练,在本节课中的运用灵活、自然,教学效果明显。
(3)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完成了三声部合唱教学。
建议:
(1)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要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要多多的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2)平时教学中,注意语言的规范。
课后反思
《美丽的黄昏》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是一首广泛流传于欧美地区的歌曲。四三拍,C大调,一段体结构,共有三个乐句。这是一首三部轮唱歌曲,但是它的轮唱方式与传统的轮唱方式不太一样,这首歌曲所采用的轮唱方式是在第一声部唱完六小节以后,第二声部才进入;当第一声部唱完十二小节(第二声部唱完六小节)后,第三声部才进入。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三声部轮唱歌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又是对学习能力的一次提升,通过三个声部的轮唱,培养学生在合唱中唱准自己的、倾听别人的能力,体验轮唱形成的和声美感,更是通过歌唱,激发学生对美妙音乐、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
本节课的设计我分为四步:
(1)进行“唱一唱”的练习。
我根据音高的位置,板书两组音符,请同学们一边唱,一边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准。在掌握音准的基础上,再次增加难度,而后完整唱歌谱,最后达到声部均衡演唱等。
(2)学习歌曲主旋律。
进入新课后,我采用听唱法、对比法、示范法、情景创设发等让学生学习歌曲的主旋律,特别是掌握一音多字处歌词的准确演唱以及对歌曲节拍强弱、优美抒情意境的表现。
(3)进行三声部轮唱的学习与实践。
在掌握歌曲的主旋律以后,学生进行了二声部轮唱的合作,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二声部轮唱这一形式,而后学生进行了分组轮唱。
二声部轮唱熟练掌握以后,PPT出示三声部轮唱的谱子,我与学生进行了三声部的划分和旋律演唱,而后通过1、2声部合作,1、2、3声部的合作等,循序渐进的形成三声部轮唱。
三声部轮唱结束后,通过聆听录音,让学生去感受歌曲演唱时和谐明亮的音色、舒展优美的情绪,而后调整学生的歌唱姿势、发声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演唱时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升华
欣赏了欧美歌曲《美丽的黄昏》,我又做了一个潍坊黄昏的视频,鼓励学生发现我们身边最美的黄昏、最美丽的风景,引导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进行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
本节课孩子们能够认真的思考和学习、积极地参与和投入,师生配合的较为完美,但是回顾自己的课堂录像,还存在一些不足:
(1)过多的关注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因而影响了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三声部歌曲《美丽的黄昏》,但是缺乏音乐的“美”,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音乐课堂上缺乏了对学生发声技巧、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引导。
(2)作为教师,自己的语言不够严谨,经常会出现“很棒”“不错”等笼统性、模糊性的评价语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去深入挖掘音乐语言,用音乐的语言来评价课堂和学生。
一堂好课真的需要千锤百炼,每一次的深入研究总会有更多的发现和困惑,但是收获是值得的,我们应该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绽放它智慧和育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