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 长安区 鸭池口中学 刘俊 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安市 长安区 鸭池口中学 刘俊 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3-12 13:5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
西安市 长安区 鸭池口中学 刘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②能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定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电解水微观图示)
2.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小试管、小烧杯、锥形瓶、石棉网、酒精灯、盐酸、碳酸钠、镁带、白磷、新的小铁钉、硫酸铜溶液、细沙、气球、火柴、橡皮塞
四、教材与分析
学生已了解了电解水实验及化学反应原理和简单的物质结构知识,学生具备了一些微观理解能力,学生第一次从定性实验转到定量实验,应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对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并进行分析。
五、教学方式:实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生:有新物质生成
师:好的,那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入课题
师:[板书]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P90.
(二)猜想与假设
师:假设:反应物总质量m 前 ?生成物总质量m 后
请同学们大胆假设它们之间可能的质量关系,有几种?
生:3种可能。
师:那么,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三)用实验来验证假设,提醒同学们记录现象及m 前、m 后 并比较
1.师: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现象: ,m 前= ,
m 后= 。
2.学生分组实验:
(1).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盐酸跟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3).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师:巡视指导,纠正及肯定
3.学生填好表格并交流汇报
4.师生归纳小结:在不是封闭的体系中分析数据时,不要忽略参加反应和生成的气体并引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课件展示)
(四)作出解释
师: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呢?
师:展示课件:电解水过程微观示意图
师生共同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讨论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师:[板书]: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微观)
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宏观)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了4个探究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的观点来分析质量守恒的必然性。
(六)讨论与交流:课本P123 1 、2
七 作业:
P127 5
八 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问题:反应物总质量 m前 ? 生成物总质量m后
2.假设:3种可能
3.实验1—4
4.质量守恒定律
① 定义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微观)
②守恒原因
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宏观)
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