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导入和音乐游戏“练一练”,认识并理解四分休止符。
2、能学会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能独立、自信、有感情地演唱。
3、能在音乐情景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担当一个角色,边唱边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并能边唱边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能进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表演。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青蛙头饰
教学过程:
认识休止符
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真奇妙,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青蛙的叫声)
学生回答:青蛙
师:听对了,那谁能模仿青蛙的声音?(喊几名学生模仿)
师:他们模仿的像不像,(像)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师生一起模仿)
师:真棒!今天呀,有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它们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游玩,也没跟妈妈打声招呼,它们跳呀跳,一路游玩,咦,怎么突然停下来了,(课件出示:红灯、斑马线)哦,原来遇到了红灯,遇到红灯要怎么样?(停一停),没错,今天我们要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红灯停——“ 0”,这看起来像数学当中的“零”,但在我们音乐中,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休止符,那停多久呢?我们用一个动作表示,请跟着老师做一做(师握一下拳头)× 0
练一练(出示课件:“读一读、拍一拍”的小青蛙部分)
⑴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小青蛙一路上遇见了多少个红灯,即有多少个休止符呢?请仔细听老师读和拍,在心里数一数有多少个休止符?(师读、拍,生回答)
⑵ 学生跟着老师读一读、拍一拍。
⑶ 学生自己看谱读一读、拍一拍。
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
模仿老师念一念
师:经过了红绿灯,小青蛙们来到了郊外,开始尽情地玩耍,玩得可开心啦!我们也来玩个游戏吧!老师学青蛙跳,请你们扮演青蛙并模仿青蛙的叫声。
⑴老师说几个“跳”字,学生按节奏叫几声“呱” (两遍,先慢后快)
师:跳 跳 生:呱 呱
师:跳跳 跳 生:呱呱 呱
⑵师生模仿青蛙的蛙跳边做动作边念。
跳 跳 呱 呱 跳 跳 呱 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
学唱歌曲
⑴ 分句学唱
师:太阳开始下山了,小青蛙们玩累了也准备回家了,你们听(播放第一乐句)你们能模仿演唱出来吗?(学生演唱)可是来的时候遇到的红绿灯和岔路太多,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心情会怎么样?(着急)
师:没错,它们非常着急,急的到处乱跳,乱叫,你们听——(播放第二、三乐句)熟悉吗?就是我们刚才玩的节奏游戏,你们能模仿出来了吗?(学生模仿)
师:它们跳呀跳,找呀找,你们说,最后它们找到家了吗?你们听——(播放第四乐句)当它们找到家,心情又会是怎样的?(高兴)终于和妈妈团聚了,你们想妈妈会用什么动作来迎接回家的小青蛙们呢?(拥抱、亲、、、)我们来试一试,记得要和妈妈拥抱哦!
⑵ 完整听赏并演唱
师:刚才我们听赏并学唱了三段音乐,这三段音乐合起来就组成了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青蛙找家》,我们完整听赏一遍。(播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你们学会了吗?能完整演唱一遍吗?注意小青蛙们情绪的变化哦!(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有情绪演唱)
创编表演
创设表演情境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那么,你们能不能将“小青蛙找家”的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出来呢?我们先来布布景,请四名同学来搭建“小青蛙的家”,两名同学用手臂搭建家门。
分角色,选角色
师:家搭好了,下面我们要选角色了,谁来扮演青蛙妈妈呢?(一名同学)
然后要邀请四位同学来做青蛙宝宝——小青蛙,谁来?(选四名同学)其他同学们演唱歌曲。
创编动作
前奏:一群小青蛙以蛙跳的动作出场出去玩,青蛙妈妈走到家门口等小青蛙回家;第一乐句:小青蛙们开心地跳着准备回家; 第二、三乐句:小青蛙做蛙跳动作向四面散开寻找“家”,青蛙妈妈四处张望,做呼唤小青蛙回家的动作; 第四乐句:小青蛙找到家,聚集到家的周围,青蛙妈妈把孩子们搂入怀中,一家人开心地拥抱在一起。
4、表演、评价!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小青蛙找家》这首歌,还表演了《小青蛙找家》这个故事,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