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7 05:5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29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各自的特点,通过体验、感悟,熟练、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在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不变。
4.会运用这个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5.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运算。
【情景导入】
孩子们:为了加强你们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学校为了让“大课间”活动更加有趣,老师了解到:最近学校又新买了一些体育用品,大象想去看一看吗?
【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例8情景图。
让学生自己观察图上内容,根据问题(1)列出算式12×25,请同学用多种方法算出结果,然后展示学生计算方法。
学生1: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学生2: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学生3:
列竖式
2.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第一个同学用的是乘法分配律,首先把第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然后用乘法分配律,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相同因数相乘,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变化后可以用口算计算完成。第二同学的方法也很好,他是把第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因数的积,然后用乘法结合律结对找朋友,变化后可以用口算计算出来。第三个同学用的是列竖式的方法。
总结:前两种方法利用数据的特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让计算更加简便。
3.出示问题:(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让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计算。
330÷5÷2
=66÷2
=33(元)
330÷5÷2
=330÷(5×2)
=330÷10
=33(元)
带领孩子们一起分析这两种算式: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举类似的例子,然后归纳: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课堂练习】冲三关
1.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81÷3÷3=81÷(3×3) ( )
(2)210÷(7×6)=210÷7×6 ( )
(3)1300÷25÷13=1300÷13÷25 ( )
a÷b÷c = a÷(b×c) ( )
2.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样算。
1000÷25÷4 165 ÷5 ÷ 11
3.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1889125233680学生1: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简便
1544320-99060学生2: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学生3:
列竖式
330÷5÷2
=66÷2
=33(元)
330÷5÷2
=330÷(5×2)
=330÷10
=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