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6 20: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所用的方法是加法。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他们已经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也会解决求和、求剩余以及求一个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以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的求和问题。所以,对孩子们来说,是思维的一个飞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盒子里装着10枝铅笔。生: 数学书,一张课堂练习卷,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激趣导入(3-5分钟)猜一猜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有好多老师坐在后面听课,有没有信心把这堂课上好?(有)好,先请小朋友开火车完成几道口算。
开火车口算:
9-2=( ) 100-30=( ) 90-50=( )
( )-2=7 ( )-30=70 ( )-50=40
谈话:仔细观第二行口算,你有什么发现?(求被减数板书)追问:求被减数时你是怎么想的?(被减数=减数+差)
2.师生活动:(准备9朵花)   
师问:刚才小朋友们算得真快,老师准备了一些铅笔奖给算得快的小朋友。根据送出的和剩下的朵数提问:老师送出了6支铅笔花,自己手上还有3支铅笔。那么老师原来有多少支铅笔?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生互动、交流。   
3.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问题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小朋友实际上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常见的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就学习解决像这样的简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被减数的
简单实际问题)
4、导入:下面,老是想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猴子皮皮(出示课件),他也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先让我们一起跟着小猴皮皮到桃园里去看一看吧。(出示皮皮和猴妈妈在果园里摘桃子的课件)
二、互动探究(15----20分钟)。
谈话:瞧,这是猴子皮皮和猴妈妈在果园里摘桃子的情景。
(一)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图):
1.提问:
1、 仔细看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鼓励:看看哪个小朋友有一双善于观察
的眼睛。)
2.指着图中信息提问:刚才小朋友找到图中两个数学信息,那小朋友们能用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多找几个学生提问题)
师:谁能把从图上得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用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
生:猴妈妈带着小猴去采桃,已经采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指名学生反复说这个问题,同桌互说,全班齐说)
(鼓励: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
3.谈话:今天我们先来解决“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完整的题目:)
4.师问: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把题目完整地读一读。
(鼓励:说得真好!
5.提问:怎样才能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呢?(此处板书:原来有多少 )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谁最爱动脑筋!
师巡视并倾听学生的说法。
讨论好的小朋友请向…学习。
6.全班交流:(此处要根据课堂生成灵活教学)
(1)问:哪位小朋友把想法说给大家听?(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鼓励: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
(2)(师相机板书:23+5=28)
①追问:23+5=28这个算式每个数字表示什么?
②根据回答板书:23下面写已采的;5下面写剩下的;28下面写原来的。
(鼓励:说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
③问:哪位小朋友能连贯起来完整地再说一遍?
(师相机板书:“+”和“=”)
④问:哪位小朋友能像他这样再说一遍?(全班向他竖起大拇指)
(鼓励: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
7.师相机板书:5+23=28
8.师指板书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老师听明白了,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经采下的23个和还剩的5个这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二)指导写单位名称和口答
1.谈话:
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计算结果,在得数后面要注上单位名称。
(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
提问: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
2.提醒:小朋友们可要记住,今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不要忘记要加上单位名称呀。
3.问题都解决了,最后还要请小朋友们口头回答这个问题。看课件,老师来问,谁会答?(课件:在问题的下面出示这句话:树上原来有28个桃。)
4.同桌练习问与答
三、迁移运用 (15分钟)
过渡语:老师发现像这样的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1)读一读题目,看看告诉我们哪两个已知条件?求什么?(2)怎样列式计算?(3)说说你的想法。
2.课件出示:
(1)指名读题,生边听边思考。
(1)提问: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呢?
(2)追问:剩下的3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学生交流算式。提醒学生要说单位名称。
(4)小结:学会仔细读题,认真看图,有的已知条件就藏在图里。
3、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
(1)指名请学生列算式。(2)算式中的12是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师小结:求妈妈原来买多少苹果?就是把吃掉的与剩下的合起来。
4、课件出示判断题。
5. 比较总结:
问:刚才我们做的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肯定:说得真好,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是多少。
追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师相机板书:→用加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堂练习前3题。
1、学生做,老师巡视。
2、交流。问:这两道题都是求什么?这两道题目有什么不同?分别说说算式。
3、交流第3题。
4、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读题分析数量关系,看要求的问题是把两个数量合起来,还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这样就很清楚地用什么计算方法了。
五、拓展深化、。
完成了练一练,接下来,我们进入快乐挑战这一环节。
1、出示课件快乐挑战第1题。(1)请学生读题后口答。(2)说说你的想法。
2、(1)出示课件快乐挑战第2题。(2)说说你的想法。
六、回顾总结。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另外小朋友们还懂得了要读懂题目,分析数量之间的联系,才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七、布置作业: 做补充习题P25
板书设计: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用加法计算
2 3 + 5 = 28 (个)
已采的 + 剩下的 = 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