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7 20:14:19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选择题
1.C2.C3,B4.D5.D6.C7.D8.B9.C10.B11.D
12.B13.C14.D15.A16.A17
18.D19.B20.C21.C22.B
23.A24.D
非选择题(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
25.【答案】(1)挑战:旧国家观念;保守势力;六国残余势力;文化地域性差异。(任意3点6

(2)观点2分,每个论据2分,3个6分
论点国家结构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
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发展
秦朝郡县制
忽视了战国以来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仍存在巨大差异的客观现
实,易激化社会矛盾
据汉初郡国并行制
适应了汉初的社会状况,推动社会发展和政权巩固
后来,封国力量壮大,与中央矛盾尖锐,阻碍了社会发展;
社会的发展,国力上升,国家逐步取消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郡县制郡县制成为主体,为大一统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推动国家发展
社会繁荣
普通论证,结合2个史实论证的得4分
论证
结合3个以上史实论证的,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得6分
【详解】
(1)“挑战”,据材料一信息“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
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得出;旧国家观念;由材料“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
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得出:保守势力;由材
料“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得出:六国残余势力;由材料“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然
十分突出”得出:文化地域性差异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
家结构与社会发展”来拟定具体论点,论点要明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寻找论据进行论
证,写成小论文的形式,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而且由有字数要求。“论点
依据材料二信息“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
者采取了变通的
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
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
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可以得出:国家结构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论证”,从秦朝实行
郡县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重新实行郡县制等角度分析论证即可
26.【答案】(1)理由:明清商业与封建官僚联系密切:商人间关系浓厚,往往导致效能低下;
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2)特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转运贸易发达;地方贸易中心;市镇数量和规模快速上升
(每点2分任意2点4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增加以及发展副业。(每点2分任意2点4
分)
【详解】
(1)根据材料一“
明末之巨商,多为盐商,但因食盐由官厅专卖,其能在此间牟利者,多
为官僚资本,亦官商不分
”,可得出,明清商业未能“使中国经济史改观”的原因是:明清商
业与封建官僚联系密切;根据材料
商人至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其任
事者为亲成知交’,则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
可得出,明清商业未能“使中国经济史改观
的原因是:商人间关系浓厚,往往导致效能低下;根据材料
明朝的政策,缺乏积极精神,
虽严格执行中央集权,却不用这权威去扶助先进的经济部门,而是强迫它与落后的经济看齐”
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商业未能“使中国经济史改观的原因是: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
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根据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产品的交换与流通日
益频繁
,可得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镇的特点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根据材料二
商贩在农村的某些交通便捷之处设立收购点,又将北方的棉花转贩到江南
可得出,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镇的特点是:转运贸易发达;根据材料
从16世纪到18世纪,江南
地区各州县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加一二倍以上,许多为市镇从一个小小的村落,快速发展成
力地方贸易中心,且往成为数千户或万户人口的大市镇”,可得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镇的特
点是:成为地方贸易中心;市镇数量和规模快速上升。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纺
织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增加以及发展副业等方面简析江南地区市镇发展的原因。
27【答案】回答出所要求朝代的阶段性特征即可,包括总特征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
概括准确,史论结合,(题目1分,总体特征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各3分)
【示例1】秦汉一大一统
总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时期的形成、初步发展时期。定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48分)
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朝的分封一方面是自上而下一一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逐级分封,一方面是
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周王“非复诸候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据此可知分封制
A.逐渐颠覆了夏商的政治制度
B.推动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
C.有利于巩固西周政权的统治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战国时代,各国君主对于任职官吏的报酬普遍采用了支付俸禄的方式,官吏俸
禄根据官职的大小、职责轻重而给予一定数额的粮食或金银。各国还形成了
对官吏进行监督、考核和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这反映了当时
A.世卿世禄已经废除
官僚制度日益成熟
C.君主集权渐成趋势
D.尊卑等级得到强化
3.春秋战国时期,在财产分配上,管子认为应“富上而足下”;荀子则主张“制礼
义以分之”,即财产的分配要符合等级礼数不能随心所欲;商鞅认同的分配目
的是“国富民贫”,分配原则是以“功”行赏。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说明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B符合统治阶级利益需求
C反映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违背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四幅地图,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器湖

洛邑某
慈阳学
长,1

A.③②①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学”,主张君主无为而治,但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又
援名法入道,借用阴阳之家框架重视儒家的伦理教化。”可见,汉初的“黄老
之学
A.为董仲舒改造儒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B推崇虚静无为,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
C.认识到建立统一王权政治的必要性
D.主张兼收并蓄,推动了儒家思想复苏
6.研究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
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使黔首自实田”、犁壁和犁耕法、“推恩令”、董仲舒
等。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②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③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封建经济得到发展④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成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X4
D①③④
7.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面
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
动的。其成就,并没有由反秦农民起义造成政权转移而消失,它才是古代中国
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有助于解决君主专制的弊端
延续了血缘宗法制度
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