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欣赏下述剪纸作品,回答1-3题。
1.图中少数民族可能是( )
A.高山族 B.朝鲜族
C.蒙古族 D.白族
2.下列描述与图中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相符的是( )
A.地形崎岖,沟谷众多
B.地表坦荡,一望无垠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下列省级行政中心与图中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相符的是( )
A.乌鲁木齐 B呼伦贝尔 C. 呼和浩特 D.鄂尔多斯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地形的骨架。完成4-5题。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5.上述山脉,既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分界线的是( )
A.太行山脉 B.天山山脉 C.横断山脉D.秦岭
我国四大盆地各具特色,回答6-8题。
6.下述盆地与其所在省区简称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新 B.准噶尔盆地——新
C.四川盆地——川 D.柴达木盆地——藏
7.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 )
A.该区盐、石油、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 B.该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C.该区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发达 D.该区黄金等贵金属矿藏储量高
8.关于四大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位于非季风区 B.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小
C.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 D.准噶尔盆地矿产资源最丰富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读图,完成9-10题。
9.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低
10.图中甲地大暑日照不是全年最大,但气温达到最高的原因主要是:
A.阴雨天多,大气保温效应强 B.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C.大气受热的滞后性 D.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天气多
下图甲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S为一河心沙洲,乙为该河心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12.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B.若在该河心沙洲上游河段修筑水坝,则该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读“中国季风与雨带推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暖温带地区
C.非季风区
D.半干旱地区
14.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长江流域易出现( )
A.梅雨
B.伏旱
C.春旱
D.冻害
15.下列关于图中阴影区和非阴影区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分布在非阴影区内
B.阴影区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重合
C.阴影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
D.非阴影区既受冬季风影响,又受夏季风影响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图示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均为自西向东 B.河流流量夏季多,冬季少
C.冬春季节多发凌汛灾害 D.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
17.图中河流上游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市场广阔 B.科技水平高 C.劳动力丰富 D.水电充足且廉价
读 “中国某类化工产业的主要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该化工企业的原料最可能是( )
A.石油 B.井盐
C.天然气 D.煤炭
19.该类化工企业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剧大气污染 B.导致地面塌陷
C.水资源枯竭 D.土壤盐碱化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如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20题。
20.分析最有可能发育成流动沙丘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21-22题。
年份 森林覆盖
率(%) 耕地面积
(km2) 年降水量
(mm) 气温年较
差(℃) 河流含沙
量(%) 粮食平均亩产量(kg)
2000 21 341 523 38 10 298
2012 10 482 451 42 36 186
21.导致该地区2012年粮食平均亩产量比2000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异常,水旱灾害频发 B.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受寒潮、冻害影响严重 D.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22.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C.适当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林木 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及水产加工产业
(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中国建材之乡”福建南安市是国家级生态县级市,也是我国最大的石材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基地。近年来,南安市先后关闭了几百家石材企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已成为我国石材产业重要的承接地,被称为“中国石材的希望”。据此回答23-25题。
23.近年来南安市石材企业大量关闭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环境压力 C.市场饱和 D.生产成本上升
24.新疆承接石材产业转移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
A.原料 B.位置 C.市场 D.交通
25.相比大理岩主要用于室内装饰,花岗岩广泛应用于外墙装饰,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抗腐蚀 B.辐射少 C.坚硬耐划痕 D.品种多样美观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其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4分)
(3)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图示渭河干流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6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图中,甲图为四川人口平武至盐源一线示意图,乙图为四川地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4分)?
(2)每年都有四川民工大量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10分)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8分)
28.雪花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呈六角形,像花。雪花形状与形成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伤、冻伤的单方。吉林省是冬季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也是中国最美的雪花分布区。下面图2是我国冬季温度适宜“最美雪花”生长地区分布,图1为雪花形状与气温、水汽的关系图。
图1
图2
(1)简析吉林省东部降雪多的原因。(6分)
(2)为合理开发利用雪花资源,请提出相应措施。(6分)
地理期中考试
答案:
1.选择题
1 CBCB A 6 DACA C
11 CBCBD 16 BDDAD
21D C B D A
26.(1)关中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耕作;
土壤深厚肥沃;
靠近渭河,灌溉便利。(6 分,3 点即可)
(2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河水是浑浊的。(4分)
(3)地形:地处渭河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地质: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地质条件不稳定。
水文: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6 分)
27. (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中 ;
川西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中。4分
(2)四川民工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
原因: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
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有较好的工资待遇;
良好的教育条件等。10分
(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返乡民工自主创业;
发展当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府组织培训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素质
改善当地环境,吸引民工返乡等。8分
28【答案】 (1)距海近,水汽充足;
纬度较高,地势高,冬季气温低;
地形抬升,大气中水汽遇冷凝结。6分
(2)风景独特,发展旅游;
建滑雪场,发展体育活动;
收集雪水,制作纯净水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