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12 18:1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C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2、“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C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3.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4、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 C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5、在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论是贤君还是昏王,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其最主要原因是B
A.孔子倡导的“仁”的思想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维护统一
C.孔子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D.孔子的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
6、下图为柏拉图的一部名著,在里面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什么是正义
B、法治优与人治
C、理想国中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
D、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
7、中国学者所翻译的众所周知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下列哪个先哲的名言?
A、柏拉图 B、亚历山大 C、亚里士多德 D、孔子
8、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①都是教育家 ②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③都提倡中庸之道 ④他们的思想都属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9、在下列哪次战役中,克伦威尔率军全歼王军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A、马斯顿草原战役 B、纳西比战役 C、远征爱尔兰之役 D、滑铁卢战役
10.拿破仑身矮腿短却是历史上的巨人,他曾创造过许多战争奇迹,但真正让他名垂青史、并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以巩固和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编撰并公布《拿破仑法典》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D.奇迹般地逃出厄尔巴岛,再登皇位
11、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的原因是B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12.“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13、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14.“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克伦威尔 B.凯末尔 C.甘地 D.林则徐
15.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十二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印度出现盐荒
16、凯末尔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特点是A
A、由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组织领导 B、都采用暴力斗争反对殖民统治
C、都结成反帝统一战线进行斗争 D、都采用高明的外交手段
17.右图中人物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曾被西方主要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他离开我们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学说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他的主要贡献是
A.创建“正义者同盟” B.创办《新莱茵报》 C.创立马克思主义 D.领导巴黎公社革命
18.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各项,属于在马克思逝世后的恩格斯的主要活动的有①写作《共产党宣言》 ②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③撰写《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④深入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
20.91年前,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已经开始!因为就在这一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D.国际工人协会
21.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B. 独立自主处理国内外矛盾的开始
C. 破除对国外经验迷信的开始 D. 探索本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始
22.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23.1984年2月2日,正月初一,邓小平为深圳特区的题词,通过深圳电视、广播及报纸公布了。你可以从该题词中获得的信息有①题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②经济特区政策是正确的 ③中央对深圳特区对外开放成果的肯定④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举出一幅“小平您好!”的横幅。这一横幅主要反映了民众①对邓小平的崇敬之情②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 ③拥护改革开放政策 ④对祖国成立35周年的喜悦之情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
A.“演绎---归纳”法 B.“观察---总结”法C.“推理---概括”法D.“归纳---演绎”法
26.詹天佑和李四光的共同点不包括
A.海外求学 B.参加同盟会 C.增强民族自尊心 D.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
27.在孙中山的鼓励下,学生时代的李四光立下了“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志向。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一志向的是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28.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
29.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一书,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这部科学巨著中阐述了
A.“归纳-演绎”法 B.地球的圆扁形状问题
C.万有引力定律 D.数学上的二项式定理
30.“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阶级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四道题,第31题10分,第32题20分,第33题15分,第34题10分,共计55分。)
31、材料题(10分)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问题:
⑴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⑵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说明孔子、孙中山、华盛顿令人崇拜的主要事迹。
32.(20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下面是编辑的“中外杰出人物评说”资料卡。请参照范例,填写相关内容。
人物 地位 主要贡献(概括说明)
秦始皇
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荣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领导开创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立国原则,影响深远。
拿破仑
列宁
孙中山
毛泽东
3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已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为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本来还给英国士兵一种债券,最为以后领取土地之用。但许多士兵因缺乏现款,将债券折价出售,债券也落入军官之手。虽然如此,士兵们由于得到债券,逐渐变质,失去了原来的革命精神。
材料二: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徐继畬《瀛寰志略》
材料三: 亨利·李在华盛顿逝世后两天去国会发表悼念演说,称华盛顿是“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是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是一位举世无双的人……”。
材料四(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请回答:
(1)克伦威尔征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主要肯定了华盛顿的那两个方面的功绩?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和材料
三,说说华盛顿身上有哪些优秀品格值得我们学习?(6分)
(3)说出《民法典》影响是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通常用法律形式巩固自己的统治。试举两例。(7分)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3.牛 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 金(英国科学家)
7.康 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 采(德国哲学家)
请回答:
(1)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那些贡献?(3分)
(2)请你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3分)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4分)
高二历史月考测试参考答案
1、解析:本题属于新情景题,考查秦朝的有关情况。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秦朝统一文字,统一以后的字体采用小篆,所以A项是正确的。公元前228年,秦还没有统一,嬴政还没有称皇帝,所以B项也是真实的。公元前218年,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没有封地。所以C项是不真实的。答案C.
2、解析:这句话是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但C.
3、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1863年”以及“海上佳音”、“耕凿从今九壤同”。可知答案是D.
4、解析:本题是对儒家思想的考查,属于组合题。可用排除法来做。儒家思想中含有以“礼”治国的思想,但没有以法治国的思想。答案C.
5、解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他提倡“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维护统一。答案B。
6、C
7、解析:亚里士多德师从于柏拉图学习哲学,在很多方面他与柏拉图的观点不同。他的学说是从批判他的老师开始的,他的这句话表明了勇于打破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答案C.
8、解析:本题是对中外思想家进行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倡中庸之道,但是柏拉图没有这种思想;柏拉图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已经接近唯物主义哲学。所以应该排除含③④的选项。答案A.
9、B
10、解析:本题考查对拿破仑功绩的认识。拿破仑一生战果辉煌,扩大了法国的领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但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编撰并公布《拿破仑法典》答案A。
11、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总统行使行政权,所以即使总统,没有国会的立法,也不能随便解放奴隶。答案B.
12、解析:A、B、D三项都体现了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C项没有,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很快就复辟帝制。答案C。
13、解析:孙中山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答案A。
14、解析:本题属于材料性选择题,注意读懂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这四位历史人物中,只有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答案C
15、A
16、解析:本题是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件进行比较。考查它们的共性。凯末尔革命采用的是暴力手段,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的是非暴力手段。故B项不对;两者没有结的外成反帝统一战线进行斗争;也没有采用高明交手段,故C、D两项也不符合题意。答案A。
17、解析:本题是对马克思贡献的考查,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贡献是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答案C。
18、解析:本题是对恩格斯活动的考查,属于组合题。可用排除法做。写作《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活动,所以要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B。
19、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可见要推翻的是沙皇的封建统治,二月革命正是推翻的沙皇的封建统治。答案B.
20、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91年前”,可以看出这是发生在1917年的事情,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
21、解析:本题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A。
22、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的构想。答案A.
23、解析:本题属于情景题。注意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答案B.
24、解析:本题属于材料性组合题。应该紧扣材料来做题。④项与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没有关系,所以应排除含④的选项。
25、解析:本题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D.
26、解析:本题是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詹天佑参加过同盟会,李四光没有参加过同盟会。答案B.
27、解析:B项说的是李时珍,C项说的是詹天佑,A项虽然与李四光有关,但与题意不符。答案D.
28、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爱因斯坦是一位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答案B.
29、C
30、解析:本题属于组合题型,可用排除法做。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客观因素”,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属于主观因素,应排除,故答案D.
二、非选择题
31、参考答案、
⑴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⑵孔子:
①思想方面:提出“仁”“礼”“德治”的思想,创立儒家学说。
②教育方面:开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③文化方面: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孙中山:
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领导“二次革命”,参加“护国运动”,领导“护法运动”,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③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
华盛顿:
①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谋求民族独立。
②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共和政体。
③任职总统期间在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采取措施,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完善了总统制。
32、[解析]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本题设计新颖,解答时需要准确掌握范例的作用,注重解答的层次和方向。
[答案]
(每个人物地位1分,贡献3分)
人物 地位 主要贡献(概括说明)
秦始皇 “千古一帝”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荣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领导开创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立国原则,影响深远。
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发展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创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列宁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孙中山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推动了国民大革命
毛泽东 新中国的缔造者 领导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参考答案
33、(1)为满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粉碎王党复辟势力、巩固新政权。(2分)
(2)功绩:领导美国赢得了独立;拒绝称王,建立了美国的民主制度。(4分)
优秀品格: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不计个人利益,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杰出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崇高的品德修养。(2分)
(3)影响: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地区。(4分)
举例: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任两例)(对1个2分,2个3分,共3分)
34、[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人物贡献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对历史贡献的分析理解能力;第(2)问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第(3)问要抓住"主要贡献"来回答。
[答案]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起国际社会主义运动(3分)。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3分)。
(3)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