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期末复习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期末复习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7 13:51: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期末复习题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注】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画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即更刮目相待(????????)
③肃遂拜蒙母(????????)
④唯傅修期耳(????????)
(2)翻译句子。
①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3)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
(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
(1)下列画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B.卿今当涂掌事(当权)
C.即更刮目相待(更新)
D.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忽啼求之
B.蒙辞以军中多务?
?
?或以钱币乞之
C.人不知而不愠?
?
?
结友而别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是(????????)
A.【甲】文以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言简意丰;【乙】文借事说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B.两篇文章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乙】文是幼年不学、竟无所成。
C.【乙】文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D.【甲】文最后写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不仅表现了鲁肃的爱才,更是从正面表现吕蒙才略的巨大进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问于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解释画线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
?
?
?
?
??及:_______________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
?
?
?辞:_______________
③恐已暮矣?
?
?
?
?
?
?
?
?
?暮:_______________
④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
安: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分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
?
?
?
?
?
?
?
?
当涂:当道,当权。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
?
涉猎:粗略地阅读。
C.及鲁肃过寻阳?
?
?
?
?
?
?
?
?
?
?及:到,等到。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更:更加
(2)下面句中画线的称谓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
?
?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爷:祖父。
D.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
公:对男子的尊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本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注】①之:动词,到。②过:经过。③意:心思。④轻:轻视,藐视。⑤诣:拜访。⑥虞(yú):意料,预料。⑦造次:鲁莽,轻率,大意。⑧因:于是,就。⑨就:接近。⑩拊(fǔ):抚摸,拍。
(1)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及鲁肃过寻阳
③或说肃曰
④计安可不豫定
(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通过【甲】【乙】两文,说说吕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1)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限断2处)
既而张辽至夹石
(2)解释下列画线字。
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肃遂拜蒙母(????????)
③无丝竹之乱耳(????????)
④策勋十二转(????????)
⑤权从之(?
?
?
?

⑥身缘城(????????)
(3)下面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乃始就学?
?
?
?必历日乃成
B.为士卒先?
?
?
?
?
?自以为大有所益
C.全胜之道也?
?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D.且吾乘雨以入?
?
?蒙辞以军中多务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
7.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二)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寻:不久。②气干:气魄和才干。③鞍桥:马鞍。④书:书信。⑤让:责备。⑥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
?
?
?
?
?
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治:研究。
C.见往事耳?
?
?
?
?
?
?
?
?
?
?
?
?见:看见。
D.非复吴下阿蒙?
?
?
?
?
?
?
?
?
非复:不再是。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语段(一)的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语段(一)再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4)语段(一)(二)中,吕蒙、傅永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二)李侍,性聪慧。少时家贫,无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
(1)解释画线的词。
①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
?
?
?
②肃遂拜蒙母: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语段(一)本来是写孙权劝学的,结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及交友,有什么作用?
(4)李绂和吕蒙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语段内容举例分析。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蒙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耶?”于是用之。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注】①笺疏:奏折。②白:告发。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
③见往事耳(????????)
④及豫章太守顾邵卒(????????)
⑤即更刮目相待(????????)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4)【甲】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康肃忿然曰(????????)
③康肃笑而遣之(????????)?
④及鲁肃过寻阳(????????)
⑤即更刮目相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我酌油知之。?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甲】文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4)【甲】【乙】两文通过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把人物特点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你从陈康肃、卖油翁、孙权和吕蒙四人身上分别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
【答案】
(1)①到,等到,②另,另外,③于是,就,④只,只是
(2)①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②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
(3)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4)①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②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③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
【解答】
(1)①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及:等,等到。
②句意:就应当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更:另,另外。
③句意: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遂:于是,就。
④句意:只有傅修期了。唯:只,只是。
(2)①书:写信。答:回信。
②务:事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3)可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提取“吴下阿蒙”,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提取“刮目相待”作为答案。
(4)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情况与吕蒙进行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之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蒙乃始就学”,于是刻苦学习,有了才略的惊人长进。
②结合“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分析可知,傅永因不会回信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后“发愤读书”。
③从二人身份来看,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结合“蒙乃始就学”“永乃发愤读书”分析可知,二人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结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分析可知,二人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2.
【答案】
(1)C
(2)B
(3)D
(4)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历史罢了。
②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解答】
(1)C项,句意: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另,另外。
(2)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书具;
B项,介词,用;
C项,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D项,动词,成为/表示被动,被。
故选B。
(3)D项,“从正面表现吕蒙才略的巨大进步”理解错误,应该是“从侧面表现吕蒙才略的巨大进步”。
(4)①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②自:从。是:这。立就:马上完成。文理:文采和道理。皆:都。
3.
【答案】
(1)①到,等到,②推托,③晚,迟,④怎么,哪里
(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了!
(3)①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②师旷平等对话,坦率真诚;语气委婉,巧妙设喻。
(4)【甲】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或: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勤奋学习总会学有所成。)【乙】文告诉我们学习不分年纪大小,不管年纪多大,读书总比不读好。
【解答】
(1)①句意:等到鲁肃路过寻阳时。及:到,等到。
②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③句意:恐怕已经晚了。暮:晚,迟。
④句意: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安:怎么,哪里。
(2)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
(3)【甲】文中,孙权在劝说吕蒙读书时,是以自己为例,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的劝说有的放矢,注重实效。而【乙】文中师旷面对晋平公的责难能够平等对话,坦率真诚,语气委婉,“盲臣安敢戏其君乎?”,通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的比喻,达到了劝学的效果。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让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4)阅读文本可知,【甲】文中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而发奋读书,终于在学问上大有长进,这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乙】文中师旷通过生动的比喻让晋平公终于下定学习的决心,这告诉我们学习不分年纪大小,不管年纪多大,读书总比不读好。
4.
【答案】
(1)D
(2)C
(3)①吕蒙用军营中事情很多为理由推辞(不学)。
②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或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当一个研究经学的博士吗!”)
(4)①本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以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二人结友而别,来侧面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学识进步。)
②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或: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勤奋学习总会学有所成。
【解答】
(1)D项,更:另,另外。句意: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另外的眼光看待。
(2)C项,爷:父亲。
(3)①以:用,拿。辞:推脱,推辞,借口。
②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岂……邪:难道……吗?
(4)文章对吕蒙这一形象的刻画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是一个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和行为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和“结友”的行为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这个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据此来谈启示即可。
5.
【答案】
(1)①推脱,②到,等,③有的人,④同“预”,预先
(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3)①你现在手握重权,不可以不读书。
②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竟然到了如此的程度。
(4)①吕蒙能够听取他人的劝告,努力通过学习增长个人才略。
②在政治军事方面有远见和谋略,令人叹服。
【解答】
(1)①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②句意为: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到,等。
③句意为:有人对鲁肃说。或:有的人。
④句意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豫:同“预”,预先。
(2)“吕将军”为第一句的主语,“吕将军功名日显”的意思是“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句意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君”是最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故正确断句为: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3)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吾:我。才略:才智和谋略。
(4)解答此题,找出对人物描写有关的语句,如【甲】文中对吕蒙的叙述描写,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开始学习,最后让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吕蒙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并能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结合【乙】文中“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等内容分析可知,可见吕蒙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6.
【答案】
(1)既而/张辽/至夹石
(2)①等到,②于是,就,③扰乱,④记功,⑤听从,⑥亲自
(3)C
(4)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敌人城防已经修好,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取(皖城)。
(5)【甲】文中通过鲁肃的感受评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表现出吕蒙学习惊人的长进。
【乙】①吕蒙推荐的甘宁身先士卒,侧面表现出吕蒙善荐人才;②孙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过人。
【解答】
(1)“既而”,句首状语,其后可断开;“张辽至夹石”其中“张辽”是主语,其后应断开,故可划分为:既而/张辽/至夹石。
(2)①句意为: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及:等到。
②句意为: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遂:于是,就。
③句意为: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乱:扰乱。
④句意为: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
⑤句意为:孙权听从了这一建议。从:听从。
⑥句意为:亲自攀上城墙。身:亲自。
(3)A项,于是,就;才。
B项,做;以为。
C项,结构助词,的。
D项,表修饰;用。
故选C。
(4)①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
②既:已经。外救:援兵。图:谋取。
(5)【甲】文中,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乙】文中,“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用甘宁的表现侧面表现出吕蒙善荐人才。“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印证了吕蒙“外救必至”“不移时可拔”的论断,侧面衬托出他的战略眼光。孙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通过孙权的表现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过人。
7.
【答案】
(1)C
(2)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样晚啊!
(3)示例一:吕蒙读书。语段(一)主要讲述吕蒙在孙权的劝勉下发愤读书、增长才略的故事。
示例二:鲁肃识人。语段(一)从鲁肃的角度阐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
(4)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在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读书后都有惊人的长进。
【解答】
(1)C项,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2)士:读书人。更:另,另外。刮:擦拭。见事:知晓事情。
(3)根据语段内容,用“某人做某事”的格式来表述即可。“孙权劝学”这个题目是从孙权的角度出发的,记叙了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故事,据此可换一个角度。从吕蒙的角度出发,可拟写题目为“吕蒙读书”,主要讲述吕蒙在孙权的劝勉下发愤读书、增长才略的故事。从鲁肃的角度出发,可拟写题目为“鲁肃识人”,阐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
(4)根据语段内容,从人物的身份、事件和事件的结果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由“卿今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可以知道,吕蒙、傅永两个人都是武将。由“蒙乃始就学”“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可以知道,吕蒙、傅永两个人在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由“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兼有才干”“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可以知道,吕蒙、傅永两个人在读书后都有惊人的长进。
8.
【答案】
(1)①了解,②于是
(2)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
②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县的阿蒙了!
(3)利用鲁肃的赞叹、与其交友来衬托吕蒙进步之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效果的明显。
(4)示例:都勤奋学习。语段(一)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写出了吕蒙的好学,“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李绂的勤奋好学。
【解答】
(1)①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②句意: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遂:于是。
(2)①辞:推托。以:介词,用。务:事务。
②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
(3)文章结尾处写到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在孙权劝学之后,吕蒙努力学习,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鲁肃都赞叹不已并与吕蒙结为好友。作者正是利用鲁肃的赞叹、与其交友来衬托吕蒙学习进步之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效果的明显。
(4)语段(一)中的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努力学习,最终得到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赞叹,由此可见吕蒙好学,且有所成就。从语段(二)中的“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可知,李绂家贫便借书学习,且能识记;官至翰林时,则读完了《永乐大典》,可见他勤奋好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9.
【答案】
(1)①推托,②只,只是,③历史,④到,等到,⑤另,另外
(2)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②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3)不计前嫌,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表现吕蒙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
【解答】
(1)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②句意: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
③句意:了解历史罢了。往事:历史。
④句意:等到豫章太守顾邵去世。及:到,等到。
⑤句意:就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更:另,另外。
(2)①治经:研究儒学经典。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同“耶”。
②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
(3)【甲】文中当孙权劝说吕蒙要读书时,他以军中事物繁多推托,而在孙权的谆谆教导之后,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最后终于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他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乙】文中吕蒙对蔡遗曾经告发过自己之事并不在意,在孙权面前仍举荐他,可见吕蒙不计前嫌的性格特征。
(4)本题是通过对话来分析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仔细阅读文本,把握人物的心理作答即可。以鲁肃为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从侧面表现出吕蒙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再如吕蒙所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由中可见吕蒙十分自得的神态,表现了吕蒙对自己才学的自信。
10.
【答案】
(1)①自夸,②气愤的样子,③打发,④经过,⑤擦拭
(2)①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②长兄知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3)不行。“睨”表示斜着眼看,不以为意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如果换成“看”“望”“观”等词,就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①陈康肃:人不可获得一点成绩便骄傲自满,要谦虚。②卖油翁:熟能生巧。③孙权: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或:开卷有益)?④吕蒙: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或: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解答】
(1)①句意:陈尧咨也凭借这个本领而自夸。自矜:自夸。
②句意:陈尧咨气愤地说。忿然:气愤的样子。
③句意: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遣:打发。
④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过:经过。
⑤句意: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2)①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②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
(3)解答此题,首先需要理解“睨”的意思。“睨”,即“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不以为意的态度。从“公亦以此自矜”的描述来看,陈尧咨和卖油翁对待射箭技术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就构成了矛盾并使读者产生了悬念,由此引出了进一步的叙述。而“看”“望”“观”等词,就表达不出这种含义,所以不能换。
(4)作答此类题目,需要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文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进行分析。【甲】文中“公亦以此自矜”“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等内容描写出陈尧咨的傲慢无礼,这也启示我们人不可获得一点成绩便骄傲自满,要谦虚。“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等内容表明熟能生巧。【乙】文中孙权的话“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启示我们开卷有益,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吕蒙听取孙权的建议,努力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启示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