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
高二生物(高考类)
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2.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B.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C.临时保藏菌种的培养基不需要更换
D.长期保藏菌种时,各取1毫升培养菌液和灭菌甘油,混匀后保存在零下20℃的冷冻箱中
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的位置是随机的
C.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D.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相连
4.某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将待测土壤样品10g溶于水,稀释106倍,取0.1mL稀释液涂布并培养,计数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56、60个,那么1g该土壤样品中含有的菌数约为( )
A.5.5×107 B.5.5×108
C.5.5×109 D.5.5×1011
5.草甘膦是一种低毒性的广谱除草剂,其除草原理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合成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科学家将从抗草甘膦的微生物中分离出EPSPS基因(控制EPSPS合成酶合成的基因)转入小麦,以提高其对草甘膦的耐受性。为达成其目的,需要从土壤中筛选和分离出抗草甘膦的菌种,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土壤中的抗草甘膦菌株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
B.在培养基中加入EPSPS酶,可以筛选出土壤中含EPSPS合成酶基因的抗草甘膦菌株
C.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时需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
D.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均可用于统计待测菌液中的活菌数目,且前者的估计值往往比实际值偏小
6.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和苹果泥(初始温度相同),混合后置于大烧杯中水浴加热。如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果汁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果胶酶是一类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②果胶酶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
③果胶酶可使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④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
⑤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生产果胶酶,动物也能产生果胶酶
⑥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酯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⑥
8.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
B.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物理吸附法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的底物都可以是大分子
D.用化学结合法不会对固定化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9.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和凝胶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若出现气泡,会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
B.在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让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
C.电泳槽接通电源后,带电粒子在凝胶中发生定向移动
D.凝胶中加入SDS后,蛋白质的移动速率取决于电荷大小
10.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和利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都可能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玫瑰精油时,蒸馏装置的圆底烧瓶中应该加入有机溶剂
B.提取玫瑰精油时,收集装置中得到的是玫瑰油和水的混合物
C.提取胡萝卜素时,冷凝装置的作用是促进有机溶剂快速挥发
D.提取胡萝卜素时,收集装置中得到的是纯度较高的胡萝卜素
11.下列实验流程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C.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1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的是( )
①一个池塘 ②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③鲫鱼的表皮细胞 ④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⑤某池塘中所有的鲫鱼 ⑥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④③②⑤⑦① B.③②⑤⑦①
C.③②⑤⑥⑦① D.③②⑤①
1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和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有所不同
C.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丙构成的核酸初步水解,得到的化合物一定有6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14.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可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15.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差不大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6.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参与
B.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的用量
C.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D.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17.下列有关颜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酸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
D.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18.油炸臭豆腐是我国一些地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有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传统发酵利用的是天然存在的菌种,所生产食品安全性更高
B.发酵过程中蛋白质会被分解为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C.微生物发酵产生了不同的代谢物使得臭豆腐具有特殊的味道
D.卤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存在竞争关系
19.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萝卜、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为材料制作泡菜,并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logCFU?mL﹣1是指每毫升菌液可以形成的菌落总数的对数值
A.发酵初期乳酸菌的生长导致发酵液pH降低,杂菌繁殖受限甚至死亡,乳酸菌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
B.发酵中期酵母菌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获取能量
C.统计菌落数量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多个平板计数并求平均值
D.发酵过程中坛口水槽要保持清洁并经常加水注满
20.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
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D.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不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玫瑰、橘皮精油都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成分都是萜类化合物
B.在提取玫瑰精油时,为了使油水混合物分层,应向乳化液中加入无水Na2SO4
C.在蒸馏过程中,要提高产品质量,应该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D.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分液和过滤
2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温度调至15﹣18℃
B.在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时,首先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C.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23.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如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
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适当的包埋剂固定化酶
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
24.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高倍镜下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至物像清晰
C.高倍镜下一般要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晰
D.高倍镜扩大了观察的实际范围,放大了成像的倍数
25.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正常活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a
C.图2 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P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10分)辣椒油是食中一绝,其制作方法相当讲究。传统的辣椒油炒制过程,需将辣椒绞碎,再与食用油混合炒制,但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辣椒油中引起辛辣感和灼烧感的物质统称为辣椒素类物质,主要含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的提取效率较低,若在炒制前使用果胶酶处理绞碎的辣椒,则可有效改善此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果胶酶处理辣椒的适宜条件,设计并进行了三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曲线所示:
①上述实验的自变量分别为 。
②有同学认为,图2中随pH继续降低,曲线会与X轴相交。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③由上述结果可知:果胶酶处理辣椒所需的适宜pH和适宜温度条件分别约为 。
(2)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的分子式分别为C18H27NO3、C18H29NO3,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凝胶色谱法 (填“适用于”或“不适用于”)分离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
(3)辣椒也是制作泡菜的重要原料之一,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
27.(10分,最后3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动物血液常常被选作提取血红蛋白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猪血是提取血红蛋白适宜材料的原因是 。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样品处理及粗分离应包括红细胞的洗涤、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
(2)下列试剂可用于血红蛋白释放的是 。(多选)
A.0.9%的生理盐水 B.甲苯 C.磷酸缓冲液
D.蒸馏水 E.柠檬酸钠
(3)电泳是分离鉴定蛋白质的常用方法。一个蛋白质分子在某pH溶液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将血清蛋白在pH=8.6的缓冲液中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α1和α2球蛋白分子量较小的是 。相对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依据是 。
28.(10分)图1是在发酵罐内利用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及β﹣胡萝卜素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2是样品层析结果及与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的比对。回答下列问题:
(1)β﹣胡萝卜素常用的提取方法为 法,实验表明,石油醚的提取效果远好于丙酮和酒精,原因是 。
(2)图1中,菌体的最快增长出现在第 h左右。
(3)纸层析法分离样品中色素的原理是 。将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与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结果如图2。据图2分析可知,色带 为β﹣胡萝卜素。
29.(10分)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
(2)A和B均具有多样性,二者的关系是后者________前者。
(3)某分子A经酶水解后得到若干片段,其中一个片段结构如下图:
该片段的名称是__________。若将该片段水解,能产生________种氨基酸,其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多了________。
30.(共10分,除最后两空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
(1)甲病属于 ,乙病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一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Ⅱ一6的基因型为 ,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
(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1-20DCBBC CAADB DBBCC ADABB
21ABC 22 A 23 BD 24 BD 25 BD
26.(1)果胶酶用量、pH、温度 不对,随pH继续降低,果胶酶会失活而不能发挥作用,但在没有果胶酶的作用下,绞碎的辣椒细胞破壁,也会释放辣椒素
pH值为5.5、温度为35℃
(2)不适用于
(3)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
27.(1)猪血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且猪血易获得 防止血液凝固 血红蛋白的释放
(2)BD
(3) α1 清蛋白 在图示中清蛋白的条带最宽
28.(1)萃取 石油醚为水不溶性有机溶剂,沸点高,萃取效果好
(2)100
(3)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Ⅰ
29
答案:(1) 4 (2)决定 (3)五肽 4 72
30. (1)A D
(2)1/2 aaXBY Ⅱ一8
(3)2/3 1/8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