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见岩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常见岩石》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教材,主要是用感官、借助工具和利用一些化学药品等常用的认识物体的方法,让学生亲自观察,发现岩石的特征,从而了解岩石的特征和形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把岩石应用到生活中,达到认识岩石的目的。本课学习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特点,重视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结合小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把知识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
1、让学生会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认识常见岩石及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文字等)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与能力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事物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给岩石进行分类,了解岩石的特征和初步认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滴管、盐酸、锤子铁钉、小刀等工具。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有关课件。四种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每组一份)。
教学设计
一、认识人物,导入教学
1、(出示课件)科学家李四光的两张照片。
师:你们认识这位科学家吗?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对的肯定。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出示课件)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他从小就特别喜欢观察石头,每次出门身上总是带着放大镜和小锤子等工具,走到哪里,就观察到哪里,每次回来,包里装的最多的就是岩石。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发现了岩石的很多秘密,为我国的地质考察、石油勘探等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师:今天,认识了这位科学家之后,我们也来一起观察岩石。(出示课件并板书:认识常见岩石)
二、初步观察岩石
(出示课件)八种有编号的物体:①花岗石 ②砂岩 ③煤 ④.水泥块 ⑤大理岩 ⑥砾岩 ⑦砖 ⑧石灰岩
1、师:在银屏上,出现了八种不同的物体,并且编了序号。大家认真看看,那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
2、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然后交流汇报。(出示课件:①②③⑤⑥⑧是岩石,④⑦不是岩石)
3、师:为什么说它们是岩石?(板书:岩石的含义)
出示课件: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物质基础。出示课件:称为岩石的必要条件:①天然的,②矿物或玻璃集合体,③一定的方式结合成的
4、那么,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出示课件:岩石分类 :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三、深入研究岩石的特征,了解岩石的性质
1、师:现在发给大家的岩石标本标着序号,请各组同学集思广益,多方法,多手段,多途径地仔细观察,如放大镜、铁锤铁钉等工具,找出每种岩石的特征,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出示课件:四种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
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
岩石标本 颜 色 结 构 软 硬 放水 滴盐酸 岩石名称
1、花岗岩
2、砂 岩
3、石灰岩
4、大理岩
2、学生分组观察各种岩石标号标本,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三方面的特征。(板书:岩石的特征:颜色 结构 软硬)
3、每组汇报观察的方法及标号岩石的特征,其他组予以补充完善。(每一组把结果填在特征表里)
4、师:这些岩石如果放进水里会怎么样?滴上稀盐酸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请各组同学试一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5、学生做实验一:把四种岩石放在水里再观察,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最后把结果记录在特征表里。
实验二:分别往四种岩石上滴稀盐酸再观察,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出示课件注意事项:(1)、.稀盐酸是化学药品,有很强的腐蚀性,千万不要滴在手上或衣服上,尤其不要溅到眼睛里。(2)、往岩石上滴稀盐酸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只滴1-2滴。(3)、为了安全,稀盐酸最好装在滴瓶里,且稀盐酸的量不要过多。)小组交流汇报,把结果记录在特征表里。
6、教师巡察,然后出示课件:填好的岩石基本特征表。
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
岩石标本 颜 色 结 构 软 硬 放水 滴盐酸 岩石名称
1、花岗岩 彩色斑点 粒状结晶 坚 硬 不渗水 没反应 岩浆岩
2、砂 岩 混杂色 砂粒胶结 坚 硬 不渗水 没反应 沉积岩
3、石灰岩 灰 色 隐晶质结构 软而脆 渗水 冒气泡剧烈 沉积岩
4、大理岩 白 色 粒状变晶 较 软 渗水 冒气泡 变质岩
四、初步认识岩石的形成过程
1、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大家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识别上述四种岩石中哪些是岩浆岩,哪些是沉积岩,哪些是变质岩。
2、然而这些岩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代表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播放多媒体课件: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
3、学生观看银屏,认识岩石的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岩浆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改变经变质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而形成的岩石。
五、总结谈话
师:今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认识了这几种常见岩石,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新的观察方法。其实,在生活中,科学家还经常用显微镜来分析岩石的颗粒成分、用天平来分析岩石的密度等方法来进一步认识岩石,这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也会用到,你们还会发现岩石的更多秘密。
六、扩展与延伸
(出示课件)采集一些岩石,做一盒岩石标本,在班内试着介绍。
板书设计
认识常见岩石
1 岩石的含义
2 岩石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 岩石的特征:颜色 结构 软硬课件的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一、设计思路
《认识常见岩石》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教材,主要是用感官、借助工具和利用一些化学药品等常用的认识物体的方法,让学生亲自观察,发现岩石的特征,从而了解岩石的特征和形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把岩石应用到生活中,达到认识岩石的目的。现行的新教材虽然对这部分的内容要求与难度没有作特别的强调,岩石的形成是抽象的,不是学生能常见到的,学生学习起来仍有较大的难度,为了方便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设计制作了本课件。课件使用Flash 8.0制作,运用了Flash ActionScript编程,既能够绘制单个图像,又能动态演示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同时设计友好美观的操作界面和导航菜单,使课件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实用性。
二、使用方法
本课件默认全屏显示,大小为800×600像素。
运行环境:
适用于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CPU为586以上的计算机,64MB以上内存,8倍速光速,至少256色显示,分辨率800×600像素及以上。
使用说明:
课件由十个场景组成。这十个场景分别是:科学家李四光简介、常见的岩石、岩石的含义、岩石的必要条件、岩石的分类、四种岩石的基本特征、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结果、三类岩石的形成过程、拓展与延伸。
各个场景是按照线条流程来操作完成,导航栏按钮控制进退,点击场景中的按钮可切换到下一场景。
本课件的亮点在形象的展示各类岩石的样本,通过动画展示三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形象,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