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唱歌 可爱的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单元 唱歌 可爱的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07 17: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可爱的家
学科 
音乐
学段
低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教材
书名:音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1.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可爱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学唱歌曲。是十九世纪英国作曲家享利?罗里?比肖普与美国诗人剧作家佩恩合作,为歌剧《克拉丽——米兰姑娘》也译作《甜密的家》的主题歌。歌曲以“家庭”为主线,以其亲切、温暖的格调、抒情纯朴的音乐语汇,使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家庭生活中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情景。
 二、学情分析:
歌曲为bE大调,一段体结构。除第五乐句外,每一乐句的开头均为弱起小节。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四乐句也基本相同,第六句是第四乐句的完全重复。歌曲悠扬流畅,略带伤感,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三、本课主要教学方法、策略:
培养学生的唱歌兴趣和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歌曲情感;
?2、了解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家的温馨,体会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和谐的二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现歌曲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示意:
    一、师生问好
    二、开声练习
    三、导入新课
    四、学唱新歌
教学过程:(每个步骤要写明设计意图)
一、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的生生问好
    二、开声练习
   [设计意图]复习柯尔文手势,练习和声音程,为学歌曲做好铺垫。
    三、导入
1、同学们,有一首歌曾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播放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声的唱一唱。?
2、这一家子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语表达。
?3、那你成说说自己家人之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慢慢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
    四、学唱《可爱的家》?
1、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我觉得你们生活在每一个幸福的家庭中。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幸福的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把音乐课本翻到33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3、曲谱教学?
A、单手弹,学生轻声随琴试唱。?B、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解决困难。?C、音乐知识?
学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个疑问,我觉得这首歌有一个错误。?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
这就是我觉得?有疑问的地方,请你们看一下,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
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疑问呢??
每小节有四拍的小节叫做“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小节呢?“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我们的歌曲中的第一小节是在弱拍上,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子,它的强弱规律就变成了:强???弱??弱?。
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设计意图]
整体感受,学唱《可爱的家》
五、总结
通过谈话小结,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种子的长大离不开雨水的滋润和阳光的温暖。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因而我们要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家。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把它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