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和两栖类

文档属性

名称 鱼类和两栖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21 13:5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鱼类与两栖类
一、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对鲫鱼、青蛙的观察及介绍,使学生基本了解鱼类与两栖类动物的特点,并与对环境的适应有机联系起来,明白生物对环境适应的重要性,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图片,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基本了解鱼类、两栖类的特征,并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学习的兴趣,增进对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鱼类、两栖类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难点: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两栖类呼吸的方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意图
导入 复习旧知识: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导出动物的营养方式:动物必须从外界获取现成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称“异养型生物”。展示鲫鱼图片, 观察教材P22图片,请同学们找出五个动物有何共同特点? 教师总结:据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学生回答:自养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共同点:背部都有脊柱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鱼类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鱼类有两万多种,最大的一种鱼叫鲸鲨,长达20米,体重10-15吨(展示图片)。展示图片(鲸),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动物?鲸是鱼吗?为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正确的解释出鲸为什么不是鱼类。下面我们以鲫鱼为例来学习鱼类的一些知识,看看它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展示图片:鲫鱼)。外部形态观察提示:①鲫鱼的体形、体色有什么特点以适应水中生活?②鲫鱼的体表有什么特点以适应水中生活?③鲫鱼的侧线有什么作用?二、鱼的呼吸和运动通过视频,让学生们掌握鱼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 三、内部结构观看教材P24鲫鱼的内脏(雌)图片:1.鱼鳔,分析其作用;2.观察鱼的心脏及肾脏的位置;3.由前向后观察鲫鱼的消化系统;4.鲫鱼的生殖腺。总结:鱼类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观察内容观察结论与水中生活的关系体形梭形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体色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不易被水上和水下的敌人发现鳞片呈瓦状排列,鳞片上有粘液起保护作用,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侧线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感知水流的变化,使鱼准确改变游泳方向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运动器官鳃红色,呈弓形呼吸器官 学生观看图片学生回答:鲸不是学生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思考问题学生观看视频鱼鳔用来控制沉浮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培养总结能力,巩固新知识
两栖类 青蛙变王子的故事,同学们应该都耳熟能详了,在现实生活中,青蛙真的会变王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青蛙的一生会经历一段变态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以青蛙为例了解两栖类的主要特征。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问题: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里?展示青蛙的变态发育流程图,讲解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1.青蛙幼体为什么必须在水中生活 2.成体为什么可以在陆地生活 青蛙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发育成为蝌蚪,形态接近于鱼类,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慢慢地身体发生变化,变态成为幼蛙,继续生长为成蛙,这个过程中鳃和尾渐渐退化,出现四肢,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可以在陆地上爬行或跳跃。青蛙的皮肤可以分泌粘液,既能保持体表湿润,又能吸附空气中的氧气,渗透给体内,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那么请大家猜想下:如果我们在青蛙的体表涂上一层油脂,结果会怎样? 青蛙主要以什么为食?每只青蛙每天要吃掉60多只害虫。因此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青蛙。除了青蛙,两栖类代表动物还有蟾蜍、蝾螈、大鲵等。其中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观察图片,回答:青蛙幼体生活在水里,成体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听讲思考并回答:青蛙会缺氧害虫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比较归纳 让学生填表比较鲫鱼和青蛙幼体及成体的生活环境、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鱼类和两栖类概念的理解。鲫鱼青蛙幼体成体生活环境水中水中水中、陆地呼吸器官鳃鳃肺、皮肤运动器官鳍尾四肢 复习本节课知识,比较归纳,并填表 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与比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