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6 22: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余秋雨: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文学常识
生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 fú)、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
在“赤壁”看到什么?
2.
为什么到“赤壁”?
3.
“怀”什么“古人”、“古事”、“古迹”?
4.
为什么会“怀古”?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朗读感知
.
整体感知
请具体说下,哪些句子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学习任务:赏景
任务一: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的景物描写,找出词中意象,分析其特点,同时思考这些意象能够激发怎样的情感。
任务二: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品鉴其用字之妙。
一、写景片段分析
1.作者具体选用了哪些意象
大江、乱石、惊涛
乱:写出山崖的险怪
穿:写出山峰的高耸
惊:写出巨浪的汹涌
拍:写出怒涛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强劲有力
夸张
比喻
拟人
视觉
听觉
江山如画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向往英雄 心情澎湃
学习任务:品情
任务三: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找出作者选择了哪一位英雄人物作为“怀古”对象。并思考,三国的英雄不胜枚举,为何作者对这一位英雄情有独钟?
学习任务:品情
任务三(1):为什么选择他,不选择其他人?这位英雄人物有什么特点?
任务三(2):苏轼选择这位人物,是否只是为了怀念、歌颂这位人物?请说说理由。
人物 事迹
诸葛亮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杜甫赞其“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曹操 逐鹿中原,官渡之战,一统北方,横槊赋诗,英雄霸气。苏轼称其“固一世之雄也”。
刘备 一代仁君,礼贤下士,匡复汉室,长者风范。曹操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周瑜 智勇双全,忠君爱主,妙计频出,大胜赤壁。携手小乔,丰姿俊雅,精通音律,后人有诗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赤壁英雄事迹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
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
(侧面衬托)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儒雅斯文
谈笑间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
品情:风流人物
任务三(1):为什么选择他,不选择其他人?这位英雄人物有什么特点?
苏轼选择周瑜,因为英雄有美人相伴,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风流潇洒。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十年,放在一起写,突出地表现周瑜春风得意、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而且,周瑜又精通音律,会弹古琴。整首词豪放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才情四溢,备受瞩目。壮志凌云的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贬职黄州任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这时候的苏轼,已经年近半百。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品情:作者人生
周瑜
苏轼
建功年龄
33岁
45岁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人生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怀古伤今
任务三(2):苏轼选择这位人物,是否只是为了怀念、歌颂这位人物?请说说理由。
小结: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学习任务:品情
任务三(3):
“遥想”后,苏轼最后发出一句感慨“人生如梦”,这是不是消极的情感表现?请说说理由。
参考理解:
苏轼深受儒佛道三家思想影响。当他想有所作为时,体现的是儒家的用世之志;当他不能为时,就以道家超旷之精神作为慰解之妙理。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感伤。
学习任务:群 读
任务四:比较阅读,对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鉴赏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和苏轼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豪放和婉约
苏轼的豪放词气势壮阔,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婉约词语言含蓄,情调或深婉,或缠绵,或幽怨,往往写个人遭遇。同一个作者既可以创作豪放词,也可以创作婉约词,因情而异,因时而异,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进行具体分析。
作业布置:短评
选择《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最能引起你共鸣的一点,写300字的文学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