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在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 ? )。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 ? ?B.拨动钢尺的力度??? ? ? ?C.钢尺本身的长度
2.手指轻轻接触到桌面,并在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当耳贴在桌子一角上,再这样让手指滑动时,( ? )。
A.耳朵听到一样清晰的声音??? ? ? ?B.它们几乎没有声音??? ? ? ?C.贴在桌角上听得更清晰
3.如下图用筷子从1~8依次敲击盛水的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应该会( ? )。
A.从低到高??? ? ? ?B.从高到低??? ? ? ?C.从强到弱
4.我们能够发出声音的器官是(? ? )。
A.舌? ? ? ? ?B.声带 ??? ? ??C.鳃
5.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声音沿着一个方向传播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按住锣面
二.填空题(共7题,共30分)
1.在月球上,由于没有(? ? ?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2.听觉神经的作用是(? ? ? ),鼓膜有(? ? ? )的作用。
3.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 ? ?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 ? ? )不同。
4.人的耳可以分为(? ? ? )、(? ? ? )、(? ? ? )三部分。
5.根据声音的产生可分为:(? ? ? )、(? ? ? )和(? ? ? )三大类。
6.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 ? ? );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 ? ? )。
7.声音分(? ? ? )、低、(? ? ? )、弱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世界上的声音只有一种。(? ?)
2.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 ?)
3.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强。( ? )
4.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 )
5.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
1.请将耳朵的结构与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递振动到内耳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中耳
耳蜗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耳郭 能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2.把下面器官和主要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鼓膜 ? ? ? ? ? ? ? 收集声音
外耳道 ? ? ? ? ? ? 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小骨 ? ? ? ? ? ? 把振动转化成声音信号
听觉神经 ? ? ? ? ? 传递振动
耳郭 ? ? ? ? ? ? ? 传送声波?
耳蜗 ? ? ? ? ? ? ? 产生振动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
1.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七.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 )。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 )。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 ? ? )有关。
2.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根小木棒,在两根小木棒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拔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 ?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 )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 ? )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二.填空题
1.空气
2.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产生振动
3.强弱;高低
4.外耳;中耳;内耳
5.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6.高;低
7.高;强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2.如下:
五.填表题
1.小; 弱;大;强;小;弱;大;强;小;弱;大;强
六.简答题
1.答:同一根弦振动部分越,音高就越低,振动部分越短,音高就越高;振动部分越松,音高就越低,振动部分越紧,音高就越高。
2.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出声音。
七.综合题
1.慢;快;物体振动的快慢
2.高;低;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