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07 17: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一)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音乐
二)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三、教材分析
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彰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本课着重关注学生在音乐情绪和乐器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
四、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不仅音乐基础知识薄弱,音乐素养不是很高、音乐感知能力达不到,而且对少数民族音乐认识还比较肤浅,但,三年级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爱表演、模仿能力强,所以,我打算让孩子们自己课前了解,提前去准备,准备过程中有困难直接找家长或老师帮忙来设计这节课堂。
五、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唢呐优势,并以多媒体为辅助,视听结合、声像结合为教学服务,运用课前了解、学生展示、欣赏体验、教师引导等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让小主持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获取知识的渴望,从而以主人的身份去获取知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自主去探究,大胆拓展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拥有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而且增强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六、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二)认知目标
1、初步认识乐谱。
2、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特有的音色。
三)技能目标
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乐曲情绪并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
2、能根据音乐创编与乐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七、一)教学重点:
1、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2、乐曲所表达的情绪,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二)教学难点:
1、感受乐曲情绪,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
2、能根据音乐创编与乐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导语:同学们,今天乐器家族为大家带来了一件民族特色乐器,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有请我们乐器家族。
(二)新课
1、认识葫芦丝。
(1)乐器家族介绍。
甲:大家好,我们是(乐器家族。)
甲:今天我们跟大家带来了一件音色优美、圆润、柔和、委婉动听的吹管乐器,想让大家在故事中找答案。很久以前,一次洪山爆发,一位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有请某同学回答:(生:葫芦丝。)
甲乐器家族:对了,它的名字就是葫芦丝,它是一件吹管乐器(边说边摆演奏姿势),身上有七个孔,可别小看这七个孔,通过手指按孔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不信,你听:(乙丙演奏)
甲: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优美婉转的声音呦!
师:哇!谢谢乐器家族的介绍,真是棒极了,那这件乐器来自哪个民族呢?(生举手)
歌唱家族甲:傣族。
2、傣族介绍
师:你知道的真多,还知道傣族其他有什么特色吗?
甲:嗯。
师:请到前面为大家讲解。
甲:请大家先看一看我为大家带来的傣族宣传片……
除了有七个孔演奏出美妙音乐极具特色的葫芦丝,还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凤尾竹林,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下凤竹林就显得更加格外寂静,最重要的是傣族人民能歌善舞,以孔雀舞最为有特色,瞧,我们舞蹈家族已经迫不及待想跟大家表演了,播放音乐跳上舞台。(鼓掌)
舞蹈家族:大家好,我们是舞蹈家族,我们跳的是孔雀舞,甲:跳孔雀舞的三种基本手型:第一种:孔雀的脑袋;第二种:张开嘴巴的孔雀脑袋;第三种:四指并拢的托掌;请大家跟我一起做:托掌---收;张开嘴巴的孔雀脑袋---前;张开嘴巴的孔雀脑袋---上;张开嘴巴的孔雀脑袋---左下右上;张开嘴巴的孔雀脑袋---反方向;好连在一起做;加上腿部动作,连续两次。再来一组:孔雀走路的样子:托掌——收,孔雀脑袋,向两侧打开手,像在问好,反方向……请我们跟音乐做一次。
乙:孔雀舞的舞姿优美轻盈,大家的情绪再美一点就更好了,谢谢大家。
师:看到大家多才多艺的表演,真想去傣族看一看美丽的凤尾竹林,看一看舞姿轻盈的少女在皎洁的月光下伴着美妙的葫芦丝声是多么地享受生活,(音乐小精灵突然出现了,说:我可以带你们去,但必须先听一首极具傣族特色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完成下面的三项任务。)
3、欣赏乐曲,完成三项任务。
完整欣赏——任务一:
小精灵:任务一:请大家带着四个问题1)这首乐曲有什么乐器演奏?2)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3)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请你用一句话描述你想到了什么画面?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音乐。
师播放音乐,听完,
师:睁开你们的眼睛,请抢答(第一题:……生:这首乐曲是由葫芦丝演奏的。师:回答正确。第二题:…生:3拍子;师:回答正确。第三题:……生:优美。师:从你刚才听音乐的表情,我已感受到你听这首乐曲享受美的状态了。老师为你较强的音乐感点赞。第四题:……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大家组织好你的语言,一句话表达你心里的感受。生:从音乐中我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在美妙的葫芦丝声中,一位舞姿优美的少女在皎洁的月光下跳着孔雀舞,观众都被迷住了,一声不语。师:哇,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太棒了,老师都没你好,可以当小演讲家了!不知同学们跟她一样的感受吗?如果
不一样,你可以大胆站起来说一说。《师:你的想法真独特,大胆做自己吧》)
分辨主题情绪——任务二:
小精灵:恭喜你们顺利完成第一项任务,请继续看第二项任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两个主题的节奏,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刚才同学们拍节奏的方式各种各样,有拍手的、有跺脚的、有捻指的、有拍腿的,老师为你们丰富多彩的感知音乐的方式点赞!第一个主题的节奏:……第二个主题的节奏:……那你能说一说两个主题的情绪吗?(可以,一主题的情绪……)(不可以,师:那你请你们家族的小伙伴帮帮你)师;同意吗?生:同意!刚才小精灵偷偷问问我:你发现在同样的音乐背景下,节奏与情绪有什么关系?谁能一句话来告诉小精灵?生:现在同样的音乐背景下,节奏越紧凑,音乐情绪越欢快,反之,节奏越舒缓,音乐情绪越优美。
唱旋律——任务三:
小精灵:我听懂了,恭喜你们完成第二项任务,继续完成第三项任务吧:……师:这项任务有点难度:不仅要求唱得准确,而且还要把傣族音乐的美要唱出来。在唱之前,请同学们先观看乐谱:你发现这个乐谱有几个乐句?生:四个。师:再接着观察,这四个乐句有什么特点?生:前两乐句一样!师:再观察:什么特殊的符号吗?生:有个小尾巴似的符号。师;你观察真仔细,为你点赞!听杨老师唱一唱,是不是显得更美妙一些,生:嗯嗯点头,师:请跟我学唱……师:如果注意歌唱方法就更美了,后背挺直,深呼吸,放松,气息下沉,轻声演唱……师:很美,现在再增加难度,加快速度……师:好,请同学们跟音乐划拍子轻声演唱。
小精灵:你们太棒啦,唱得不仅节奏音高准确而且也很美,那就随我一起去傣族玩耍吧!请同学们轻轻起立,用你最拿手的表演方式与他们一起表演吧!
4、拓展——观看杨丽萍《孔雀舞》
师:看大家优美的舞姿、美妙的歌声、悦耳的葫芦丝声,杨老师感到了一个字:美!这个美字,让我想到了一位美丽的孔雀公主杨丽萍,她没有进过任何一所舞蹈学校,但她凭借她对舞蹈的酷爱,用一双发现的眼睛,把生活中的美融入到舞蹈,创作独特的舞蹈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至情至性的舞者,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孔雀舞……
师:从你们投入的表情,我已感受到你们已经感受到了杨丽萍创作的舞蹈的美妙,杨老师希望你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感受生活的美,感受音乐的美,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5、总结
师:好,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葫芦丝是傣族的特色乐器,音色柔和圆润婉转优美,用七个孔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优美动听;这首乐曲的情绪很优美,我会唱了;我还知道了在同样音乐的背景下,节奏越快,音乐情绪越欢快,节奏越舒缓,音乐情绪越优美;而且杨丽萍的个人魅力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差距,在今后,我要向他学习,注意观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6、在《金孔雀轻轻跳》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