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给女儿的信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忐忑( )( ) 宿愿( ) 一抔黄土( )
刹那间( ) 怒不可遏( ) 繁衍( )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忐忑不安 不求甚解 川流不息
B 酣畅淋漓 走头无路 持之以恒
C 呕心沥血 有条不稳 痛心疾首
D 不可思议 不言而喻 循续渐进
3、用“深远”、“深长”、“深重”、“深厚”填空。形容谋虑周到,可以用“ ”;形容根基坚实,可以用“ ”;形容灾难重重,可以用“ ”;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用“ ”。
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官官相维( ) 无精打彩( ) 里直气壮( )
惊皇失措( ) 无可耐何( ) 焦燥不安( )
5、“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这句话怎样理解?
6、课文所写的童话中三次描写人物的眼神,其作用是什么?
二、探究应用
(一)给女儿的信
今天你已经十四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少女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 ”
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于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是的,几百万年轻的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跳动的心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爱情 每一个人对它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希望成长为男子汉的年轻小伙于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亲爱的小女儿,现在我给你写的信不再是过去那样的信了。我内心的愿望是: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我希望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7.填空。
(1) “我希望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是采用了 修辞。
⑵这是 (国名) 家 的一篇文章,文中父亲对女儿的愿望是 。
8.本文采用什么形式解释了抽象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爱情?
9.文章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包含哪些内容
10、文中父亲的愿望是什么?
11、“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这句话很有哲理,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12、文中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殖,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的有生命,的后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在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二)那两条鱼儿
骄阳。几近干涸的水库。一小洼只能侧身而行的水。两条面临死亡的鱼。
可以看出他曾经的伟岸和她曾经的娇荚。然而现在他们都很狼狈,在这一小洼眼见着一点点消逝的水中,他们的一行一动都会搅起团团污泥。但他们已经满足了,看着四周布满的同类的尸体,他们感到了上帝对他们的垂青与怜悯。
但,死神并没有打算放他俩一条活路。在他们各自吮了一口那略带腥味的水之后,他们的周围只有阳光和空气了——水已蒸干。
他俩谁也不敢轻易将那口水咽下,因为他们怕,怕咽下后,水就会在体表挥发。他们就默默地等待着,谁也不发一言。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死神的由远及近。那是多么可怕的声音啊,他们是多么的无奈,他们还没有活够,还没有品尝尽甜蜜的爱情,还不想离开这美好的世界。
然而死神是不会怜悯的,因为他不是上帝。她毕竟太柔弱了,承受不住阳光如此的“爱抚”,她的皮肤即将干燥。而对鱼来说,皮肤的干燥就意味着生命的干涸,意味着生命花朵的枯萎<凋零。伟岸的他思绪如大海般汹涌澎湃:我该怎么办 只能这样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 那我还能等待多长时间?一天,一小时抑或一分钟 这又有什么 她眼看着就要在我身边逝去。也许,我们会一起去天堂,那样的活,总比独自孤零零上路好得多吧。想到这,他将那点带着他体温的水,轻轻地<轻轻地抹在她的身体上,她那即将干燥的身体重又现出了生命的润泽。她深情地望了他一眼,欲哭无泪。不好,他的身体渐渐失去了生命的润泽,她也没有多想,将那几乎没有多少的水抹在他的身体上。再后来,他们都没水了,他们就用自己的唾液抹在对方的身体上,努力维持着对方的生命。
也许,上帝真的感动了,因为他在落泪。不,那不是泪。不知何时,已经乌云密布,不多时,滂沱大雨便倾盆而下……
他们又开始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但他们发誓永不分离,因为这两尾鱼,在那个生死关头,学会了互相搀扶,学会了相濡以沫。
1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滂沱( )( ) 相濡以沫( )
干涸( ) 吮吸( )
1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
(1)她毕竟太柔弱了,承受不住阳光如此的“爱抚”。( )
(2)伟岸的他思绪如大海般汹涌澎湃。( )
(3)他们是多么的无奈,他们还没有活够,还没有品尝尽甜蜜的爱情,还不想离开这美好的世界。( )
15.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16.本文所讲的故事,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三、师生互动
苏轼属于豪放派词人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在北宋词界中还有一派,叫做婉约派。你了解他们吗,请写出两位著名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
。。。。。。。。。。。。。。。。。。。。。。。。。。。。。。。。。。。。。。。。。。。。。。。。。。。。。。。。。。。。。。。。。。。。。。。。。。。。。。。。。。。。。。。。。。。。。。。。。。。。。。。。。。。。。。。。。。。。。。。。。。。。。。。。。。。。。。。。。。。。。。。。。。。。。。。。。。。。。。。。。。。。。。。。。。。。。。。。。。。。。。。。。。。。。。。。。。。。。。。。。。。。。。。。。。。。。。。。。。。。
名师在线
●作者简介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等教育专著。
。。。。。。。。。。。。。。。。。。。。。。。。。。。。。。。。。。。。。。。。。。。。。。。。。。。。。。。。。。。。。。。。。。。。。。。。。。。。。。。。。。。。。。。。。。。。。。。。。。。。。。。。。。。。。。。。。。。。。。。。。。。。。。。。。。。。。。。。。。。。。。。。。。。。。。。。。。。。。。。。。。。。。。。。。。。。。。。。。。。。。。。。。。。。。。。。。。
。。。。。。。。。。。。。。。。。。。。。。。。。。。。。。。。。。。。。。。。。。。。。。。。。。。。。。。。。。。。。。。。。。。。。。。。。。。。。。。。。。。。。。。。。。。。。。。。。。。。。。。。。。。。。。。。。。。。。。。。。。。。。。。。。。。。。。。。。。。。。。。。。。。。。。。。。。。。。。。。。。。。。。。。。。。。。。。。。。。。。。。。。。。。。。。。。。
9.巧用诗文显诗意
①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③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 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 我无法回答。(《寂寞的意韵》)
5.巧用寓言故事
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6.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
7.巧用解题形式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名师在线
●(一)绝妙开头示范
1.引用名言名句
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问世间情为何物》)
2.巧用书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给孔子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说笔法
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三国英雄开会》)
4.巧用修辞
①“砰!”随着一声锤子的敲打声,问号先生清了清嗓子说,“时空讨论会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才是美’,请各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学者们积极发言。”(《什么才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