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学 学科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第九册
《分数的再认识(二)》 执 教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是关于分数的再认识的相关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分数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时间中体会、发现分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但还并不了解分数单位,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分数单位,为以后分数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会分数和分数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量一量纸条的活动,进一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如“量一量”“填一填”等活动,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后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测量中进一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借助填写分数墙活动,概括、总结分数单位的意义。
参与数学活动是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最好手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1.体会分数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分数单位;
2.能够利用分数单位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从分数墙中发现更多有关分数的规律。
课前准备 课件、彩条、格尺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
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能举例说说1/4可以表示什么吗? 举例说明1/4可以表示的情况。 体会感受整体“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二、 小组讨论
全班分享 1.小组中交流,用彩条测量数学书的宽和长。
2.全班分享学习成果。
1.在小组中交流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通过同学的汇报与分享,明确解决的方法。 通过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分数和分数单位的必要性。
三、 实践应用促进领悟 (一)独立填写分数墙。
1.仔细看分数墙。
2.发现规律填写分数强。
(二)观察分数墙发现有关分数的规律。
1.观察分数墙,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 把你发现的规律与小组成员分享。
3.小组方式上前汇报。
(三)认识分数单位。
1.介绍分数单位的意义。
2.思考最大的分数单位和最小的分数单位。
(四)有关分数单位的练习 1.仔细观察分数墙,发现每行每列的规律。
2.独立填写分数墙。
1.观察分数墙后,认真观察分数墙,记录下自己发现的规律。
2.并把自己的发现与组内同学分享。
1.认识分数单位
2.分析理解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分数单位。
1.根据分数单位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把分数墙的一部分给学生,再引导学生独立填写分数墙。
2.认识分数单位以及特征。
四、 回顾所学拓展思维 1.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是怎样学会的? 回顾收获。 通过谈“收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通过谈“收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二)
像1/2,1/3,1/4,…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1/2是最大的分数单位。 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从测量数学书的宽和长入手,感受到整个纸条不足以测量剩余部分时,需要将其平均分,产生新的测量单位测量,并通过测量身边的物品,发现经常会出现有剩余的时候,感受分数和分数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让学生分析“分数墙”学生不但发现了最基本的规律,还有了更多收获,包括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1/2=2个1/4……这样有关分数的知识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