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月相 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月相 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7 21: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月相
一、单选题
1.2020年1月1日星期三元旦(农历腊月初七),当天晚上的月相大致是(
???)
A.??
??????????????????B.???????????????????C.???????????????????D.?
2.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A.??
初一前后??????????????????????????B.?初七前后??????????????????????????C.?十五前后??????????????????????????D.?二十二前后
3.当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相为(
??)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4.中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天空中看见一轮“满地”。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A.??????????????????????????????B.??
C.??????????????????????????D.?
5.今天(2018年6月27日)月球大致在左下图轨道面A处的位置,该天最接近的月相是(?

A.???????????????????B.???????????????????C.???????????????????D.?
6.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
)
???
A.?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B.?月面面积不断变大
C.?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D.?月面总是西边亮
7.2013年8月13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
A.???????????????????????????B.???????????????????????????C.???????????????????????????D.?
8.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由于(??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
9.2017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十天后的月相为(???

A.??
???????????????B.????????????????C.????????????????D.?
10.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有是(???

A.?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B.?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
C.?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D.?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
11.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A.??????????????????????B.??????????????????????C.??????????????????????D.?
12.下列诗句描写的月相属于上弦月的是???
(???
)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3.“神舟五号”胜利升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谱写了新篇章。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自制的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图4一15所示时,参照月相的命名法,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
A.?上弦地??????????????????????????????????B.?满地??????????????????????????????????C.?下弦地????????????????????????????????????D.?新地
14.2003年10月1日是农历九月初六,从2003年10月1日起整个月的月相可能出现两次的是(???
)
A.?新月??????????????????????????????????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
1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所描述的月亮是???
(???
)
??
A.?圆月???????????????????????????????????B.?残月??????????????????????????????????C.?上弦月??????????????????????????????????D.?下弦月
16.“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与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月球的形有关?????????B.?与月球上无空气有关??????C.?与月球上无水有关?????????D.?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17.右图是一张日历,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
???)
A.?????????????????B.?????????????????C.?????????????????D.?
二、填空题
18.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试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________(填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________。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海上出现________潮。
19.看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1)A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B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
(2)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位置________;为C、D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大致________。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________确定的。
三、实验探究题
20.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C
????________??????,D
??????________?????????。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________??????????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农历初七的月相是上弦月;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故答案为:B。
2.【答案】
A
【解析】【分析】月球车在月球“背面”A处巡视时,月球车被强光照射,则月球向地球的一面没有阳光,则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
【解答】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被强光照射,则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没有阳光,则该时段为农历初一前后;
故选A。
3.【答案】
A
【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解答】当月球处于地日之间时,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此时不存在看到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情况,所以是新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分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
【解答】A、地球上是满月,农历十五;
B、地球上是新月,农历初一;
C、地球上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
D、地球上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地球满地,就相当于在地球上看月球新月,故B符合新月特征。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分析】初一是新月,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初七、八是上弦月,月亮在日地连线的上方,成一直角;十五、六是满月,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廿二、三是下弦月,月亮在日地连线的下方,成一直角。
【解答】当月球位于A位置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此时是满月,所以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6.【答案】
A
【解析】【分析】在一个农历月中月相变化的情况是,初一新月(看不到月亮),初七八上弦月(看到半个月亮),十五、六满月(看到圆圆月亮),二十二、三下弦月(看到半个月亮),下个月的初一新月(看不到月亮),据此可确定月相变化。
【解答】A、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从新月到上弦月到满月,再到下弦月,所以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A正确;
B、月面面积不断变大,十五、六之后月面变小,B错误;
C、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新月时同升同落,满月时此升彼落,下弦月时晚上12点看到月出,C错误;
D、月面总是西边亮,上半月时西边亮,下半月时东边亮,D错误。
故选A
7.【答案】
B
【解析】【分析】在月相圆缺变化过程中,初七八为上弦月,此时能看到半个月面是亮的,圆面朝西。据此可判断选项。
【解答】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初七时的月相为上弦月,在地球上能看到半个圆的月亮,月面朝西,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8.【答案】
A
【解析】【分析】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产生的,而同一个晚上看到月球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解答】A、地球自转,月球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A正确;
B、地球公转,与月球的东升西落无关,B错误;
C、月球自转,月球自转与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升西落无关,C错误;
D、月球公转,月相变化一个周期与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升西落无关,D错误。
故选A
9.【答案】
B
【解析】【分析】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解答】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十天后是农历五月十五,月相为满月,根据选项,满月的是B选项。
故选B
10.【答案】
D
【解析】【分析】A、主要考查了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注意一一对应,容易混淆;B、火山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钢板运动的过程中,地壳中的岩石就会受到挤压或拉伸,不断变动,形成褶皱.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断裂,这时就可能发生地震;C、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科学的解释有两种(1)喷射: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2)流星体、陨石撞击;D、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
【解答】A、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该选项说反了,故A错误;
B、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的表现形式,故B错误;
C、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故C错误;
D、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还可能是月食,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球位于中间,月相是新月,地球位于中间月相是满月,故D正确。
11.【答案】
D
【解析】【分析】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
【解答】在八月十五后七天,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12.【答案】
B
【解析】【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分析:明显诗句中表明是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分析:根据上上上西西,和下下下东东,这两句总结月相变化规律的句子,可以知道半夜月亮从西边填空落下,正是发生上弦月的时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分析:根据月相发生的时间可以断定,但一轮明月傍晚的时候挂在东边天空时,发生的是满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分析:此景为满月)
附月相升落时间。
【解答】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上弦月(半夜月落)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黄昏一轮明月挂在柳梢,此景为满月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此景为满月
故答案为B
13.【答案】
D
【解析】【分析】如下图
如图:新月的发生时的位置为:地球
、月球、太阳、也就是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观察者在地球上。
同理:当观察者在月球上,三者的位置如图是,此时与发生的新月是一样的。但观察者在月球上,故可以称为新地。
【解答】当月球、地球
、太阳三者的位置这样时,人在月球上看不到地球反射太阳的光,故为“新月”,即题目中的新地。故答案为D。
14.【答案】
B
【解析】【分析】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结合农历月和阳历月的长度解答。
【解答】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月末出现残月。从六月初八到七月初八,可能出现两次的是上弦月。
故答案为:B
15.【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月相的规律来解答即可.
【解答】新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上弦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
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有一夹角,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或望;
下弦月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故选:C
16.【答案】
D
【解析】
【分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解答】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
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
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
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
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故选:D
17.【答案】
B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相可分为:(1)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2)上玄月:到了农历初七、八,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3)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
(4)下玄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解答】由题意分析知:2010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初七,这一天月相应为上玄月。A为朔、B为上玄月、C为下玄月、D为满月。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8.【答案】
(1)C;月食
(2)B;西
(3)垂直;小
【解析】【分析】1、农历的阴历成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一个农历月中月球圆缺有规律的变化,表成月相。在农历十五、六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此时可以看到满月。而当月球处于地球的阴影中时会出现月食的天文现象;
2、农历初七、八时,月球处于日、地的连线上成直角,此时的月相是上弦月,月面西边亮;
3、地球上的海水会受到太阳和月球引力的作用,当初一、十五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时,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力在一直线上引力比较大,易出现大潮。而当初七、八和廿二、三时,两者对海水的合力不在一直线上,引力较小,易出现小潮。
【解答】
(1)当日、地、月三者处于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时,地球上将能看到满月的月相,此时日期为农历的十五、六,所以月球应公转到C点时。由于三者处于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月球可能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所以此时可能发生月食现象;
(2)在图中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将依次转过A、B、C、D、A,而上弦月是初七、八,此时日、地、月成直角,由此可知图中的B点为上弦月,月面朝西;
(3)由图可知,月球公转到D点时,是下弦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垂直。由于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吸引力不在一直线上,所以此时对海水的吸引力比较小,此时海上出现小潮。
故答案为:(1)C;月食??(2)B;西??(3)垂直;小
19.【答案】
(1)下弦;廿二、廿三(或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C;B;D;A;C
(3)互相垂直;成一直线;29.53;朔望;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朔望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相变化知识的理解,根据月相的形状判断月相的名称、月相变化的顺序和相应的时间,并结合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理分析出与月相之间的联系。
【解答】(1)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A表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B表示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

(2)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C
一B
—D一A一C
;(用字母表示)
(3)月相为A为下弦月、月相B为上弦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月相C为新月、月相D为满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成一条直线。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故答案为:(1)下弦;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C、B、D、A、C
(3)互相垂直
;成一直线;29.53
;朔望
;上弦月
;满月;下弦;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
?
三、实验探究题
20.【答案】
(1)下弦月;新月;上弦月;满月
(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解析】【分析】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1.在考察月相的时候我们多半可以用“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具体来说是“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西边的天空西半部分明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东边的天空东半部分明亮。”然后就是新月(全黑)和满月(全明亮),两个最具典型的月相,也比较容易记住。
2.一个月相周期是从新月开始,然后是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又回到新月。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解答】
1.从题目看A只能填上弦月,B是新月,C是下弦月,D是满月。
2.顺序是BACD。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故答案为:1.上弦月、新月,下弦月,是满月。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