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压强 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7压强 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7 21: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压强
一、单选题
1.小科给菜刀的刀背加了一块如图所示的塑料块,在切硬质食物时不易磨破手。塑料块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增大刀背与手的受力面积,从而(
???)
A.?减小对手的压强?????????????B.?增大对手的压强?????????????C.?减小对手的压力?????????????D.?增大对手的压力
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冰鞋上装有冰刀
????????????????????????????B.?飞镖的箭头很尖
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3.固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忽略容器自重)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乙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现有物体丙分别放在物体甲上和浸没在液体乙中(
液体没有溢出),若甲、乙和丙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ρ丙

则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P1与液体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2的关系(???

A.?P1可能等于P2????????????B.?P1一定大于P2????????????
????????????C.?P1可能小于P2?
????????????D.?P1一定小于P2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液体液面上漂浮着一个木块,此时甲、乙两种液体高度相同,且对容器底部压力也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液体质量小于乙液体质量?????????????????????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
C.?甲液体密度等于乙液体密度?????????????????????D.?若将木块从甲中取出放入乙中,则木块会露出更多体积
5.小明家里的围墙,由于地基松软发生了下陷现象,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以下方法中哪一种可以使围墙对地基的压强减小一半,以防止继续下陷(???
)
A.?将围墙的厚度减小一半???????????????????????????????????????B.?将围墙的长度减小一半
C.?将围墙的高度减小一半???????????????????????????????????????D.?将围墙的厚度增大一倍
6.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
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的压强大于a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水从乙流到甲
7.某玻璃瓶的侧壁上有高度不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用橡皮塞塞住的小孔,瓶口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导管,瓶口密封,瓶内未装满水,管内外水面如图所示。如果在甲、乙、丙、丁四个小孔处选择任何一处拔出橡皮塞,则(
???)
A.?只有丁会有水流出????????B.?只有丙或丁会有水流出????????C.?只有甲不会有水流出????????D.?都会有水流出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A.?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9.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底层人的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3G/4S???????????????????????????????????B.?2G/3S???????????????????????????????????C.?G/2S???????????????????????????????????D.?G/S
10.下列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B.?铁轨铺在枕木上?????????????C.?把刀刃磨薄?????????????D.?用滑雪板滑雪
1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压强最接近(???

A.?50N???
104Pa??????????????????B.?50N??
103Pa??????????????????C.?500N??
103Pa??????????????????D.?500N??
104Pa
12.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13.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用如图所示的真空果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流入试管的原因是(?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B.?由血液内部压强压入试管
C.?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14.如图,一木块静止在盛满水的容器中。现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水对容器底部的(??

A.?压力不变,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D.?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1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图中刀刃磨得很薄
???????????????B.?图中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C.?图中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图中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16.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发明显减小的是(??

A.?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D.?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
17.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容器里。水对容器里a、b、c三点的压强大小是(??

A.?水对a点没有压强????????????????????????????????????????????????B.?水对c点没有压强
C.?水对a点的压强最大。对b点的压强最小??????????????D.?水对b点的压强最大。对a点的压强最小
二、填空题
18.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
(1)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逃生,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安全锤是利用________来增大压强的。
三、解答题
19.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烧杯内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我们可以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一底面积为S的水平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的小液柱所产生的。
(1)请推证: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p=ρgh;
(2)已知圆柱形下表面所在深度为30cm,所受压强为3.6×103Pa,则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
【解答】塑料块不能改变刀背对手的压力大小,但是可以增大刀背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手受到的压强,不易磨破手,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
B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解答】A.冰鞋上装有冰刀,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飞镖的箭头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B不合题意;?
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向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增大的压强等于增大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即

据此对两个压强的大小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把丙放在甲上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
把丙放入乙容器后,丙对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对丙的浮力,
因此液体对乙容器压力的增大量也等于丙受到的浮力,
那么乙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大量为:;
因为
ρ乙<ρ丙

所以丙在乙中下沉;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重力;
因此;
则P1>P2。
故选B。
4.【答案】
A
【解析】【分析】(1)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根据公式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
(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4)根据浮沉状态进行判断。
【解答】A.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甲=G甲+G木

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乙=G乙;根据F甲=F乙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小于乙液体的重力。根据G=mg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故A正确;
B.容器的底面积S甲
而F甲=F乙

根据公式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B错误;
C.液面的深度h甲=h乙

且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C错误;
D.木块在甲中漂浮,那么密度ρ甲>ρ木;因为ρ甲>ρ乙

所以木块和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未定。如果木块在乙中下沉,那么木块露出的体积为零,肯定比在甲中露出的体积少,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
C
【解析】【分析】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如果物体的密度均匀且上下粗细一致,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强:

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围墙对地面的压强只与砖块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围墙的厚度、长度无关,因此要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将围墙的高度减小一半,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
C
【解析】【分析】(1)上面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当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两个容器靠斜管相连,上面都与大气相同,因此相当于一个连通器;由于两个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当阀门k打开后,水不会流动,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
B
【解析】【分析】(1)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要使水流出,小孔处的压强应大于瓶外的大气压。?
【解答】瓶口用橡皮塞盖紧,瓶塞中央插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內水面比管外低,则管内水面处的大气压等于瓶内水面上的气体压强与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的水的所产生的压强,所以,瓶内水对乙处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气压,瓶内水对甲处产生的压强小于外界气压,瓶内对水丙、丁两处产生的压强大于外界气压。如果在甲、乙、丙、丁四个小孔处拔出橡皮塞,甲、乙处无水流出,丙或丁会有水流出。?
?故答案为:B
8.【答案】
A
【解析】【分析】(1)已知压力和接触面积根据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
(2)上下粗细一致的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受力面积无关,可根据p=ρgh比较压强大小。
【解答】(1)如果甲、乙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重力相等,都为G。
甲对地面的压强;
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如果S乙=2S甲

那么p乙=p1

故A正确;
乙对地面的压强;
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如果p甲=p2

那么S甲=2S乙

与实际情况不符,故B错误;
(2)如果甲、乙密度相同,那么甲对地面的压强p1=ρgh甲;
乙对地面的压强p2=ρgh乙;
因为h乙>h甲

所以p2>p1;
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p3肯定大于p2

肯定也大于p1

故C错误;
将乙放到甲上,由于S甲
所以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p4>p3

肯定大于p2,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
A
【解析】【分析】(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2)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解答】将三个人看做一个整体,
那么底层人对地面的压力F=3G;
底层人有四只脚接触地面,因此受力面积为4S;
那么底层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故选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铁轨铺在枕木上、用滑雪板滑雪,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故A、B、D错误;
把刀刃磨薄,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C正确。
故选C。
11.【答案】
D
【解析】【分析】(1)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
(2)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将脚掌看作一个长方形,估算出它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这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一个脚掌大约宽10cm,长20cm,那么底面积为:S=0.1m×0.2m=0.02m2;
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压力的三要素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斜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3.【答案】
B
【解析】【分析】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且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
【解答】真空管内气压几乎为0,而人体内血液会产生压强。在人体血压的作用下,血液向压强小的真空管内流动,进而完成采血过程,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
A
【解析】【分析】首先判断水面的深度的变化,然后根据判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最后根据公式F=pS判断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
【解答】一木块静止在盛满水的容器中,现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随着木块的浸没,会有水不断排出,而排出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即水面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根据公式F=pS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
D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两种方法: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据此选择。
【解答】A.刀刃磨得很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盲道上凸起的圆点,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以通过脚的感觉不同引导盲人前进,故B不合题意;
C.安全锤的头部做成锥形,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有利于快速击碎窗户玻璃,故C不合题意;
D.汽车的安全带做的较宽,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佩戴更舒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
D
【解析】【分析】(1)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
(2)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要改变液体压强的大小方法为:①改变深度;②改变液体密度。
【解答】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发明显减小,其实就是液体的压强减小。
A.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但探头的深度不变,因此压强不变,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A错误;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液体的深度增大,压强增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错误;
C.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它的深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C错误;
D.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同样深度时,压强小,液面的高度差就小,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
D
【解析】【分析】(1)浸在水里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强;
(2)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如下图所示,a、b、c三点的深度大小关系为:ha因为水的密度相同,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三点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那么水对b点的压强最大,对a点的压强最小。
故选D。
?
二、填空题
18.【答案】
(1)车门所在的深度较大,水对车门向内的压强较大
(2)减小受力面积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同种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2)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1)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逃生,这主要是因为:车门所在的深度较大,水对车门向内的压强较大。
(2)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安全锤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三、解答题
19.【答案】
(1)证明:小液柱的体积:V=Sh,
∴小液柱的质量:m=ρV=ρSh,
小液柱的重力:G=mg=ρShg,
小液柱对底面积S的压力:F=G=mg=ρShg,
小液柱产生的压强:p=
=
=ρgh
即: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p=ρgh。
(2)根据p=ρgh得:
ρ液=
=1.2×103kg/m3。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计算出小液柱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小液柱的质量,接下来根据G=mg计算小液柱的重力,再根据F=G计算出液柱对底面的压力,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产生的压强即可;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推导计算液体的密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