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月亮向东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山、地面??????????????????????????B.?月亮、地面??????????????????????????C.?山、云朵??????????????????????????D.?江水、山
2.“可怜天下父母心”,小惠的妈妈每天用电动车送她上学,风雨无阻,在路上经常提醒小惠:“坐好了,不要动啊!”这个“不要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频闪相机拍摄所得的小球的运动情形,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其中表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4.如图所示,在小车车厢光滑的底部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车顶部放一个质量为M的模型人,若小金用恒为F的力缓慢拉动小车,车上的模型人随车一起向前匀速运动。设车厢的底部足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型人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B.?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C.?小车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D.?模型人相对于小球是静止的
5.2019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49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这时人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球?????????????????????????????????????B.?月球?????????????????????????????????????C.?太阳?????????????????????????????????????D.?行星
6.在高山顶登高远眺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即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通过右边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
)
A.???????????????????????????????B.???????????????????????????????C.???????????????????????????????D.?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B.??????????C.??????????D.?
8.甲、乙、丙三辆汽车朝同一方向沿直线行驶,三辆车的行驶速度v甲>v乙>v丙。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丙车均向前行驶???????????????????????????????????????B.?甲车后退,丙车向前行驶
C.?甲车向前行驶,丙车后退????????????????????????????????????D.?甲车、丙车均后退
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花园里花香扑鼻??????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C.?都市里滚滚的车流??????D.?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
10.如图1,拖车拉着小汽车从事故现场到达汽修厂(B点),全程中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m/s????????????????????????????????B.?事故现场到汽修厂的距离是3km??
C.?OA段的平均速度大于OB段的平均速度???????????D.?小汽车OA段受到的拉力大于其在OB段受到的拉力
11.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km,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120km/h??????????????????????????B.?150km/h??????????????????????????C.?200km/h??????????????????????????D.?580km/h
1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确定
13.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
???)
A.?????????????????????????????????????B.?
C.???????????????????????????????????D.?
14.“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为“天宫二号”送货,如图为“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二号”
15.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
)
A.?排球????????????????????????????????B.?马拉松????????????????????????????????C.?立定跳远????????????????????????????????D.?实心球
1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17.家住山区的小明旱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3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3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0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
)
A.?上坡路段??????????????????????B.?平直路段??????????????????????C.?下坡路段??????????????????????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8.某区域的道路交通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
(1)某车沿三环北路自东向西行使,若司机以自己作参照物,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是向________运动的。
(2)该车过东方路时实时监控拍到的时间是上午10点20分15秒,过苏嘉路实时监控拍到的时间是上午10点22分35秒,从地图上查得两测速点间的距离3.1km。由此可知,该车________(选填“超速”或“没有超速”)。
三、解答题
19.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km,其中主桥长29.6km,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k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全程小轿车限速100km/h。
(1)一辆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某小轿车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时间是30min,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超速。
四、实验探究题
20.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刹车之后,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新的国产“红旗”牌小轿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如下表:
速度km/h
40
50
60
80
100
反应距离m
7
9
11
15
19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54
(1)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若刹车,由于________,小轿车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以上数据,估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为________s。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如果以地面上静止不动的山为参照物,云朵在向西的方向上距离山越来越远,那么云朵是向西运动的。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在向东的方向上距离不断增大,所以它是向东运动的,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A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据此选择判断。
【解答】“不要动”即静止,因为小惠相对于电动车上的座位位置保持不变,所以参照物是电动车上的座位,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
D
【解析】【分析】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相邻小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它在做加速运动,故A不合题意;
B.相邻小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说明它在做减速运动,故B不合题意;
C.相邻小球之间距离相等,说明小球在做匀速运动,但是运动轨迹是曲线,故C不合题意;
D.运动轨迹为直线,且相邻小球之间距离相等,也就是做匀速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
B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改变,那么它是静止的;如果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运动的。
【解答】A.车顶的模型人跟随小车一起运动,那么它相对于桌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由于车厢底部光滑,因此小球不受摩擦力,那么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合力为零,不随小车一起运动,相对于桌面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它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小车相对于桌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模型人相对于小球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
A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
【解答】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地球上的人认为它在空中是静止的,那么人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地球,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
C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与参照物的位置肯定发生改变;如果这两个物体互为参照物,那么另一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但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即大地处于水平状态,飞机在爬升阶段,机头上扬,机尾下沉,如下图所示:
;
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那么大地是运动的,且和飞机的运动相反,即地平线向左下倾斜,
如下图所示: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判断,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路程的大小,然后分别与各个选项中的图像对照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那么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时间变化,而甲和乙的路程不变,那么它们都保持静止状态,故A、B不合题意;
从横轴上取一点,然后做横轴的垂线,再通过它与两个图像的交点做纵轴的垂线,它们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对应的距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
8.【答案】
C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而物体运动的方向与距离增大的方向一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甲、乙、丙三辆汽车朝同一方向沿直线行驶,三辆车的行驶速度v甲>v乙>v丙;
①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和乙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且在向前的方向上,所以甲车向前行驶;
②
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和乙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且在向后的方向上,所以丙车向后行驶。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
A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上,将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花园里花香扑鼻,是花香分子在空气中扩散,不是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相对于草原的位置不断变化,它们在做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C.都市里滚滚的车流,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它们在做机械运动,故C不合题意;
D.“神州”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编号,它在做机械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得到总路程和总时间,利用公式得到全程的平均速度;
(2)由图象可以直接得出事故现场到汽修厂的距离;
(3)由图象可以得到OA段的平均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确定大小关系;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全程距离为s=6km=6000m,运动时间为t=0.5h=1800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A错误;
B.事故现场到汽修厂的距离是6km,故B错误;
C.OA段的距离是sOA=3km=3000m,所用时间为tOA=0.1h=360s,
运动速度为。
所以OA段的平均速度大于OB段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OA段和OB段拖车虽然速度不同,但都是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两种情况下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变,那么两种情况下的拉力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
11.【答案】
C
【解析】【分析】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火车通过全程的时间:t=1h57min-30min=1h27min=;
那么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C。
12.【答案】
D
【解析】【分析】以地面为参照物,结合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同,对飞机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可能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直升飞机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
②直升飞机向下运动,但速度小于运动员的速度;
③直升飞机向上运动,
因此它的运动状况无法确定。
故选D。
1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v-t图像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确定选项。
【解答】由题意可知,汽车的速度是由“0”开始增加的,所以B选项错误。而速度增大到某一值时匀速行驶,在v-t图线中应该是平的一段线段,A选项错误。再接下来汽车遇红灯刹车减速,直到停止,所以最后汽车的速度是“0”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故选C
14.【答案】
D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
【解答】“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如果说“天宫一号”是静止的,那么选取的参照物应该是“天宫二号”,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5.【答案】
B
【解析】【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般体育运动中和跑相关的项目都用它做评价标准,据此判断。
【解答】A.排球以比赛双方最终得分的多少作为胜负的评价标准,故A不合题意;
B.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路程是相同的,最后以完成时间的长短作为评价标准,根据可知,比较时间的长短其实就是比较速度的大小,故B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是以运动员的落地点到起跳点的距离长短为评价标准的,故C不合题意;
D.实心球是以落地点到起点的距离长短为评价标准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分析即可。
【解答】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B、D错误;
当速度不变时,时间增大几倍,路程就增大几倍,因此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
故选C。
17.【答案】
A
【解析】【分析】已知三个路段长度相同,已知平均速度之比,根据公式s=vt可求所用时间之比,进一步求出每一段所用的时间,从而判断出上午8:30时他行进的路段。
【解答】因三路段的长度s相同,且v1:v2:v3=1:2:3,所以,由v=s/t可得,三路段运行的时
间之比t1:t2:t3=s/v1:s/v2:s/v3=1/1:1/2:1/3=6:3:2,全程所需时间t1=6t/11=6×1h/11≈0.55h≈33分,即8:33时上坡路结束,故上午8:30时他行进在上坡路上。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8.【答案】
(1)东
(2)没有超速
【解析】【分析】(1)当两个物体做相对运动时,如果互为参照物,那么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2)将两个时间相减得到汽车行驶的时间,然后根据计算行驶的速度,然后与限速比较。
【解答】(1)某车沿三环北路自东向西行使,若司机以自己作参照物,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是向东运动的。
(2)汽车行驶的时间:t=10点22分35秒-10点20分15秒=2分20s=140s;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因此该车没有超速。
三、解答题
19.【答案】
(1)解:t=
=
=0.55h
答:至少需要0.55h
(2)解:t=30min=0.5h
V=
?=
=83.2km/h<100km/h?
答:没有超速。
【解析】【分析】(1)已知路程和速度,根据公式计算轿车行驶的时间;
(2)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出轿车行驶的实际速度,然后与限速比较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20.【答案】
(1)惯性
(2)0.66
(3)车速度
【解析】【分析】(1)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个性质即为惯性;
(2)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然后求平均值,得出司机大约的反应时间;
(3)结合制动距离的概念进行分析
,
即可得出由于惯性物体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的运动状态。
【解答】(1)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刹车的阻力,会使汽车运动速度减小,且最终停止
;
因为小轿车原来是运动的
,
刹车后
,
因为惯性
,
小轿车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
所以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2)速度为40km/h时的反应时间
:
,
速度为50km/h时的反应时间
:
,
速度为60km/h时的反应时间
:
,
速度为80km/h时的反应时间
:
,
速度为100km/h时的反应时间
:
,
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为:。
(3)因为惯性
,
物体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制动距离与物体的汽车的速度有关。
故确答案为:(1)惯性;(2)0.66;(3)车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