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三角形边的关系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三角形边的关系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7 13:3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一性质判定给定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2.通过动手试验、观察分析、总结发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并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记录单
【课时】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听课点评
一、课前导入
播放同学放风筝的场景,引入拼三角形风筝的话题。
师:这三根竹签能够围成三角形吗?
师:要围成三角形,这三根竹签该怎么办?
师小结:有的长度的竹签能够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看来要围三角形没那么简单,三角形三边肯定存在什么关系,会是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生:可以增加红色竹签的长度,绿色竹签的长度,减少黑色竹签的长度。
通过视频激趣,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一步产生探究生活现象背后数学道理的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验证发现
探究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够围成三角形。
(1)同桌合作探究与发现。
出示学具与记录单,明确活动要求。活动要求:
1.请你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三角形。
2.能围的把长度记录在左边一栏,不能围的把长度记录在右边一栏
3.分析数据成果,并在表格下方写出发现。
(2)汇报分享
师:我们请xx小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成果,请先汇报表格记录的成果,然后再说发现。
记录学生汇报数据,如有争议,马上解决。
预设:(3)两短边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1.师:我们先看能围的情况,到底是不是你们说的那个道理?你能举例说明吗?列式说明。
2.PPT验证:围成三角形。
3.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判断三条边能否围成三角形的一个判定定理,除了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4)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我们的数据来验证吗?
生:4+5>8,4+8>5,5+8>4。
师:同学们赞同吗?
生:赞同
师:这个发现和我们刚才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任意,一个是两短边。
师:你能用语言或算式来解释你对“任意”的理解吗?
生:随便哪边
生:5+6>8,6+8>5,5+8>6
师:同学们,他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为什么只能写三个算式呢?
生:因为三个数字两两组合,只能组合成三种不同的加法算式。
师:你真聪明!的确是这样的!那当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边的长度时,你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吗?
生:a+b>c,a+c>b,b+c>a
师:同学们和他想的一样吗啊?
生:一样
师:真能干!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62页,读一读,找一找,书中描写三角形边的性质的这句话,找到后用五角星标出来。
师:来,你读一读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
师:找得真准确,我们现在再齐读依次三角形边的性质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能围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不能围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5)两短边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你能验证吗?
生:4+5<10
师:同学们赞同吗?
生:赞同
师:其实啊,老师悄悄告诉你们,刚才没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它们的长度是这组数据。(3,4,8)我们来看看动画,他们为什么围不成呢?
生:两短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师:的确,两短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就不能围。还有什么情况也不能围呢?
预设:(6)两短边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1.师:你能像刚才一样验证吗?
2.PPT验证,强调“线段、重合”。
(1)学生读活动要求。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记录数据以及发现。
(3)学生分享数据成果和发现。
(4)全班补充,交流。
数据成果:
能围
不能围
4,5,6
4,5,10
4,5,8
4,6,10
4,6,8

5,8,10

6,8,10

发现:两短边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5)说明结论、举例验证。
(6)思考、推论。
这一环节是一个开放的设计,教学的程序根据学生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调整进行。
这一种预设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不过,这一环节,核心把握的几个方面(顺序可能不同):操作探究、发现关系、得出结论、验证说明。
三、巩固练习
1. 判断,并说明理由。
(1)2,3,4
(2)2,9,5
学生回答,并根据三边关系说明判断理由。
巩固三角形边的关系。
2.师:我们国家最高的篮球运动员,你们知道是谁吗?(姚明)姚明的腿长1.3米,有人说姚明一步可以跨3米,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两只脚不离地)
学生活动,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并上台展示。
运用本课知识解决问题。
3.师:送走了姚明,我们又迎来了笑笑,笑笑说她每天从家到学校选择下面这条路走?机灵狗怎么也想不明白,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因吗?谁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背后究竟隐含了我们以前学的什么数学道理?
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问题,并找到前后知识的联系。
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生找到前后知识的联系。
4.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多长的三根竹签来制作三角形风筝?
师:,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哪些长度的竹签做三角形风筝?
学生独立选择,并总结出选择的竹签的长度需要满足的条件。
和开课前的视频内容首尾呼应。
四、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三角形边的关系,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以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去解决身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