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5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5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7 15:14:10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望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故乡》(1962年1月24日
)
福建·厦门
台湾·金门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
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
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1
2
3
◆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及其附属岛屿。

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
1.台湾问题的形成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
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
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台湾问题的形成
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材料1: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湾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3:
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杨力宇教授,谈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邓小平
(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他们在八达岭长城上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汪辜会谈
大陆厦门面向台湾宣传标语
台湾金门群岛的大型心战墙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认可“一个中国”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五)面向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七)两千一百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
(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5)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消除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的国际障碍。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消除隔阂、促进海峡两岸了解和交流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一国两制”的构想和促进缓和的政策在台湾岛内引|起强烈反响。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对祖国大陆的政策。此后,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你认为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一位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
高秉涵送老兵骨灰返乡
高秉涵说:“
我抱着不是老兵的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他说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见到台湾问题和平解决。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两岸“三通”
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拓展延伸
阻碍两岸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外部因素
外国势力的干涉
内部因素
台独势力
蔡英文多次表示,
对大陆“善意不变,也不会屈服于压力”。所谓不会屈服于压力,至少是指无论大陆怎么坚持“九二共识”她都不会改变自己否定“九二共识”的立场。
台独即二战后美、日帝国主义者操纵,以日美地区为活动“大本营”,由少数台籍野心分子出面,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
去。
拓展延伸
2019年1月2日,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习近平出席发表重要讲话。
对台方针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成立两会
海基会、海协会
历史性进展
启动“三通”
打破隔绝
台湾调整
“三不”政策
达成共识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的交往
1、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都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B
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识。这一“共识”主要是指(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B.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C.促进两岸文化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3、1992年,“海协会”角“海基会”达成“九二我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互补互利原则
A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