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7 10:3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22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读“芙、蓉”等7个字,会写“芙、蓉、洛”等8个字,理解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芙、蓉、洛”3个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3.多种形式朗读。
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1.自主理解字义。??
2.交流诗句之意。
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1.品读前两句诗:前两句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
2.品读后两句诗: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
3.归纳主题。??4.表达手法 5.指导背诵。
五、拓展总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单、遁、砚”等4个字,会写“雁、砚”等4个字,理解字词。
2.读懂《塞下曲》和《墨梅》,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精神。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复习导入
第一部分:《塞下曲》
(一)合作学习
1.解题:“塞下曲”。介绍作者:卢纶。
2.理解重点词语。 3.说一说诗句的大意。
(二)质疑探究品读,深化理解
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被包围的,自由说。
2.想象一下将军是怎样知道单于逃跑的?指名说。
3.发现单于逃走后将军会怎样想,怎样说?
《墨梅》
(一)合作学习
解题,了解作者。 2.理解重点词语。3.说说诗句的大意。
(二)品读感悟
三、总结拓展
第三课时
做补充习题并评讲。

教 学


课 题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弥漫 山脉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 维持 酣睡 机械 可卑 岗位 主宰 调遣 鱼腹 窟窿 秩序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小说讲的是什么?
小组交流,
四、 熟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
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雨果先生一道目睹了一场灾难的发生,船上的人如何获救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
一、谈话导入,复习检查。
二、想象品读,体会惊恐万状的场面。
1.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学生倾听。
2.听了刚才的场景,你感受如何?
3.师:那么“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相关的段落。
4.指名读文,其他评议。
三、细读品味,感受三幅画面。
A、感悟第一个画面
1.师读旁白,剩下的话学生自由练读,想想该怎么读?
2.再看看哈尔威船长说的话,有什么特点?
3.灾难来临之际,别人都惊恐万状,而哈尔威船长却在做什么?
4.你还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什么来?妇女先走,船员断后。咱们常说女士优先,在灾难面前也做到让妇女先走,这叫什么?
5.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哈尔威船长,面对混乱的人群,你准备怎样来下达这道命令?
B、感悟第二幅画面
C、感悟第三幅画面
四、倾诉心声,总结全课
第三课时
做补充习题并评讲。

教 学


课 题 24 黄继光?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役、屡”等6个字,理解词语。
2.抓住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体会英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会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役、屡”等6个字,理解词语。
2.抓住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体会英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一、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对话文本,引导质疑
四、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一)学习第一段(1、2自然段)
1.第1和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结合课文中的时间词,谈一谈完成这项任务的难易程度怎么样?
(二)自主学习第二段(3—6)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从黄继光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师:敌人的火力那么凶猛,黄继光要完成任务,那份艰难可想而知。
(三)下面同学们重点研读7—11自然段,结合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要积极发言,一会全班交流。 
学习提示:
1.黄继光处境如何艰难?标在书上。
2.找出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标在书上。
(1)先说处境如何艰难。
(2)再现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
(3)师相机指导读。
讨论:同学们,要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除了用胸膛堵枪口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武器没了,时间到了,情况严峻。)
3.展开想象表达情感: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的一幕,你会怎么想?把你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以“黄继光啊,你是我的好战友——”开头说几句话。
四、学习第四段(第12自然段)
年轻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战友们的心怎能平静,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带着你的感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以情激情
1.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黄继光纪念馆
2.同学们,这就是黄继光纪念馆,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倾诉内心的独白:黄继光,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激情总结:
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种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永放异彩!
第二课时
做补充习题并评讲。

教 学


课 题 25 挑山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会写 14 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概括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光溜溜 货物 节奏 平衡 诵读 超过 肌肉 拘束 耽误 哲理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
小组交流,
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 现在请你自己再轻声地读课文,把含义深刻但不容 易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2 生朗读,师巡视。
3 交流。
引导感悟,体会。
1 估计学生划的句子是:
(1)“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 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 出示本课的难理解 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 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 语,为理解课文打基 础。同时,还可以学到 一些学习词语的方法。
挑山工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你能告诉大家,你 什么地方不理解?点出“包蕴” 、“意味深长” 、“哲理” 。)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你什么地方不理解?点出“需要它”。 ) 2 同学们提出的这两句句子的意思含蓄、深刻,作者 没有直接点明,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怎么体会句子含着 的意思呢?“导读”中已经告诉 ,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联系 上下文。(出示“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尝试先理解第一句,你看看 该联系课文的哪些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自读、自悟。 交流。
现在我们再来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写 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而挑山工一个劲 儿往前走,所以常常跑到游人的前边去了。”
请你自己好 好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我”亲眼看到 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 层次来理解课文,了解 人物的内心情感。
挑山工几次与我们同时起程,每次都是我们先超过他,可 每每被他赶上,甚至超过,所以听了挑山工的这段话,我 心悦诚服。(7)让我们再来读读挑山工的话。你从挑山工的`话中 还体会到了什么呢?
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六、小结。 同学们通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 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来,联系上下文是理解阅读内 容的好方法。以后我们还要经常运用。 挑山工就是挑货工,那作者为什么不称他们为挑货 工、运输工或别的什么名字,而叫挑山工呢?这个问题留 给你课外去思考
第三课时
做补充习题并评讲。

教 学


课 题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教学目标 1.交流和朋友相处的方法。
2.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3.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一、范例激趣,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大学问家想和你们见个面,想认识他吗?
2.老师先向王陆雨做个自我介绍好吗?
3.和别人初次见面,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作自我介绍。面对不同的情况,自我介绍应该也有所不同。
二、合作交流,尝试交际
1.为了把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吸引人,小朋友可以先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互相提问,进行补充。
2.能向好朋友介绍自己了,那你能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吗?
6人小组内挨着顺序交流一下,取长补短。
3.各组推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好的小朋友上台向全班作自我介绍。
师生评议。
三、创设情境,活化交际
1.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作自我介绍。
(1)刚刚转学到另一所学校,老师让你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
(2)应聘校报记者,负责人让你介绍一下自己。
(3)报名参加电视台“我是小歌手”节目,导演请你作自我介绍。
(4)去家门口的车站接一位不认识的客人,你需要先在电话里介绍自己,接站时让他能够认出你。
2.面对不同的情况,自我介绍也应该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3.选择一个情境试着自我介绍,介绍前想想要向谁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下面以第一个情境为例
刚刚转学到另一所学校,老师让你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
明确:要向谁介绍自己?
(全班同学)
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加入新班级,希望和大家友好相处)
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要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说清楚。)
4.按8人一组自由组合,选择给定的不同场合,学生分组轮换角色练习交际。
四、评奖激励,养成习惯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评出各奖项,把奖励标志贴胸前,五项全得的贴额头。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想想,还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哪些情况?
2.动手做张小名片或建个小档案。
六、课堂总结
生活中我们在向他人自我介绍时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介绍自己的不同方面。

教 学


课 题 习作: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3.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
2.今天,我们的习作题目是《我的自画像》。
二、例文引路,讨论分析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图画中的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他。
2.读例文。(学生认真听。)
3.通过小虎的介绍同学们都认识了这位新朋友,你们说一说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点?他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学生自由发言。)
4.总结学生的发言。(长相、年龄、表情、性格、爱好。)
三、引导讨论,归纳要点。
1.要想让新班主任对你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你也得画一幅自己的画像,并且把自己介绍给新来的班主任。想一想,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
2.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书。
3.介绍时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你自己哪里与众不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后发言。)
4.小结并归纳习作要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写作并修改,能写出自己的特点。
一、教师指导,口头作文。
1.课件出示词语供学生参考:
2.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补充。(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将说得比较好的同学推荐到班级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教师适时点拨细节处理。
二、学生独立仿写练习
1.学生自己画像,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2.选两三个同学的草稿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作者是谁。
3.展示优秀习作。
三、总结。

教 学


课 题 语文园地7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3.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4.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词句段运用(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写人的文章,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品质、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出人物的品质、特点的呢?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表现人物特点、品质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方法用“ ”画出来。
3.学生交流。
4.小练习:
二、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的词语吗?出示:
1.认一认。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词语的了解。
2.教师小结,指导。?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词语?
3.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2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一、词句段运用
(一)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1.?出示: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2.读一读,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成语。
3.说一说,这些成语分别描写了什么故事?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选一选,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的成语?
(二)仿照下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班内展示。
2.在出示的三种情况中,选择其中一个情况,照样子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名人名言,学生尝试读一读。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教师讲解。
4.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三、课堂小结

教 学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