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南极大陆冰原覆盖,荒无人烟,但从生长在那里的企鹅体内也检查到 DDT。北极附近格陵兰的冰盖层中,近几十年来,铅、汞含量不断上升。污染无处不在,世界几乎无净土。生物圈面临的威胁有哪些?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结合生活经验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
行
住
穿
吃
问题
需要更多的食物
需要更多的原料
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间
需要更多的交通空间
如何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为了满足急剧增长的人口对物质的需要,人们对大自然开始了破坏性的掠夺,从而破坏了生物圈。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触目惊心!!
臭氧层
温室效应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土壤污染
农药污染
酸雨
环境问题
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燃烧高硫煤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富集,在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酸雨的pH值一般少于5.6.
酸雨
酸雨危害模式图
腐蚀建筑物
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生存
影响陆地中的生物生存
探究结果:
不同pH的液体
硫酸酸雨模拟液(pH4)
食醋酸雨模拟液(pH4)
硫酸酸雨模拟液(pH5.6)
自来水(pH7)
小麦种子发芽率
58%
67%
91%
99%
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4.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
5.渗入地下,使水中铝、铜、锌、镉的含量比中性地下水中高很多倍.
酸雨的危害
雕像受酸雨腐蚀,六十年沧桑变化
1908年 1969年
在距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层由太阳强辐射造成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部分有害射线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是地球的“保护伞”。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大量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氟利昂),上升到臭氧层,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1979-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3%,
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大约低于全球平均值的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就象是一个洞,这就是“南极臭氧洞”。
臭氧空洞
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2%。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象皮肤癌、白内障、各种传染病患者会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减产、品质下降,渔业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减少……等等,给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巨大灾难。
臭氧空洞的危害
温室,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为什么户外冰天雪地,而温室内却温暖如春?原来温室顶棚和四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够透进太阳光的短波辐射,而室内地面反向的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或塑料薄膜) ,这样热量就被留在室内,因此温室里的温度比室外要高出许多。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上升。 CO2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 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还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Km以内,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处沿海。海平面升高无疑将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
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
温室效应的危害
我的家在哪?
水污染
不许动,拿水来!!!
环境在恶化
人口增长过快
中国的人口增长的趋势
环境问题严峻
酸雨
臭氧层遭破坏
温室效应增强
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增长过快对生物圈的影响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土壤污染
工业废水
农业废水
生活废水
交通、交通、施工、
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