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唱歌 打秋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唱歌 打秋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07 18: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导学案
课 题 《打秋千》 主备人
课时数 2 课型 唱歌课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能用愉快的情绪,和谐、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打秋千》
2.认识下滑音记号,唱准六度、七度音程大跳。
3.知道《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
学习 重点 学会《打秋千》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
学习 难点 唱准乐曲中的下滑音
总体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会通过老师的引导用自学的方式找到乐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休止符、换气记号,在演唱中能够准确的用演唱下滑音的效果来表现打秋千的愉快心情。
学生在学唱《打秋千》这首歌曲的同时可以用自创的声势动作来表现打秋千的感却,结合音乐能够自信的表演。
导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㈠师:同学们你们是什么名族呢?
我们国家有56个名族,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仡佬族的小
朋友她邀请我们到仡佬族去做客,今天老师就充当导游,你们是小小游客我们一起走进仡佬族,欣赏仡佬族的歌曲,体验一下仡佬族的风土人情吧。
㈡同学们都玩儿过荡秋千吧,秋千荡起来的心情和落下来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述仡佬族小朋友打秋千时愉快心情的歌曲《打秋千》。
三、学唱歌曲
㈠第一站:仡佬族
结合图片介绍仡佬族的历史和聚居地等。
仡佬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
2.介绍仡佬族的民歌特点:节奏自由明快,曲调轻松活泼。
㈡第二站:仡佬音乐厅
1.初听乐曲,听辨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速度:稍快;情绪:欢乐地;
再次聆听乐曲,带着欢快的情绪和肢体语言表现打秋千的快乐心情。(带有律动的肢体动作感受乐曲)
3.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听听仡佬族的小朋友都跟谁一起打秋千?
㈢第三站:节奏训练室
打节奏读歌词
1.老师领读乐曲第一乐句歌词,强调附点节奏的准确。学生自己读一读第二、三乐句的歌词。
2.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二、三乐句的歌词,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3.跟歌曲伴奏一起读歌词
结束句:歌曲结束时演唱
4.老师范唱歌曲
学生聆听老师演唱时在什么地方做了特别夸张的处理。
㈣第四站:技能加油站
1.音乐知识:下滑音
2.请出神秘嘉宾(小猪佩奇打秋千)
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理解下滑音的演唱效果。
3.试着演唱带有下滑音的两组旋律音程,相同的音程放在一起演唱对比,感觉有下滑音和没有下滑音有什么区别?
4.学唱乐谱
小节教唱乐谱,注意音准、节奏,唱出下滑音的效果。(教两遍)
㈤第五站:仡佬KTV
1.填词分乐句教唱乐曲,注意第一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的演唱。
要求:注意八分休止符、下滑音的准确演唱
2.老师伴奏学生试着填词完整演唱乐曲,纠正下滑音的演唱和唱准换气记号。(速度由慢到快)
3.学生跟伴奏演唱乐曲
提示:用欢快、轻巧的声音演唱,加入肢体动作感受打秋千的感觉。
4.结束句的情绪推进要着重讲解,情绪高涨时演唱。
㈥第六站:竞技欢乐谷
1.根据歌词分组演唱歌曲。
2.小组讨论,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加入适当的舞蹈动作,愉快的表现歌曲。
3.学生加声势动作完整表现歌曲。
㈦第七站:仡佬大剧院
我们来欣赏一下,仡佬族的人们是怎样用舞蹈来表现乐曲的。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强弱规律和音乐中的下滑音记号,但是老师也想在这里告诉同学们日常中我们会经常去荡秋千,在荡秋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拥挤,不能打闹,其他同学玩的时候你应该在旁边等候,不可以在秋千运行中进行打断。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愉快的结束这节课。
安全提示 放学回家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尽快回家。
教后 反思 整节课设计是以旅游的形式来了解仡佬族和学唱仡佬族儿歌《打秋千》,设计了好多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下滑音的音乐知识时运用了打秋千的小猪佩奇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更直观的感受下滑音的效果,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的时间少,要把更多的课堂学习、展示的时间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语言上还需要更加精准。
备注:1.正文文字为宋体小四号,文本行距为固定值18磅,双面打印。
2.一级标题后用顿号,如:“一、”,二级标题后无标点,如:“㈠”,三级标题后用点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