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为文学作品配画 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为文学作品配画 课件(3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07 11: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文学作品配画
插画创作
插画定义
意指照亮之意,也就是说插画可以使文字意念变得更明确清晰。
洛神赋图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可以说是为文学作品配画的经典范例。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抽取本组的绘画关键字,并根据关键字,临摹了《洛神赋图》关联画面,并查找有关资料。接下来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四个关联字在《洛神赋》文中的语句?
《洛神赋图》绘画关键字
课前准备
《洛神赋》文中的语句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神赋》文中的语句
御轻舟而上溯
于是屏翳收风,
川后静波。

《洛神赋》文中的语句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
经通谷,陵景山。

《洛神赋》文中的语句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抽取本组的绘画关键字,并根据抽到的关键字,临摹了《洛神赋图》关联画面,并查找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临摹四个关键字的关联画面的学生,请回答顾恺之是如何传达曹植《洛神赋》的主旨和寓意的?“衣、水、山、树” 在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洛神赋图》绘画关键字
课前准备











《洛神赋图》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整幅绘画作品诗意的处理是重中之重。将曹植的《洛神赋》的表达的淋漓尽致。
插画功能
3、作为文字补充
1、使读者感性认识的得到满足
2、体现美学观念、表现绘画技巧
章法布局不能喧宾夺主。
“三角型:表现静、稳的感觉,整个上就会显得集中、整体、肃穆。
构图
段迭式:即“三迭两段”。所谓“三迭”,是指“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所谓“两段”是指“景在下,山在上,俗以云在中,分明隔作两段。”
构图
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主体摆在九宫格的中间四个交叉点上是最佳的位置。
构图

今天我们研读曹植的《洛神赋》,鉴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古诗词同样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她以精湛凝练的语言,和谐的平仄韵律,韵味无穷的意境,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宝库中独领风骚,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配画实践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分析三幅为《望天门山》的配画作品:上面画中用到哪些绘画工具材料?构图、透视、视角、绘画技法等方面哪一幅创作的更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诗配画创作要点
一、分析立意 。
二、布局构图。
三、细节刻画。
四、巧用技法。
配画表现形式——线描
配画表现形式——水彩、水溶铅笔
创作实践
两汉经学
学生为熟悉古诗词配画。
探索与实践
两汉经学
一、是否正确表现诗词立意。
二、是否构图合理。
三、是否体现诗词意境?
四、技法是否与表现作品的主旨相匹配?
作品展示与评价
苏东坡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