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第一课时课件(共38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第一课时课件(共38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7 18:12: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3.体会本文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4.仔细品味本文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体会这种语言的妙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2.感受景物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景方法。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长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她横贯中华大地,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和黄河一齐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吗?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长江之歌》的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屹立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去揭开各拉丹冬的神秘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思。
二、自学展示
1.作者简介: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作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及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其中,《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三部后来合集出版为《走过西藏》,是马丽华最具代表性的文集。她被誉为“西藏的行者和歌者”

2.资料链接: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东经9l°,北纬33.5°,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长达50余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攒聚约50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所组成。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
3.基础积累: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懈怠:松懈懒惰。
敦实:粗短而结实。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风云变幻:风云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定。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历历在目: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边读边标画有关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作者的游踪。
(生阅读交流)
预设
时间推移:第二天。
地点转换:草坝子上的营地—砾石堆上—沿冰河接近冰山—置身于冰窟—进入冰塔林。
作者的游踪:作者循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的草坝子上,到驶过冰河,最后进入冰塔林。
2.追问:文章按照时空顺序,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讲述了哪些见闻感受?浏览文章,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提示:
(1)找出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象,概括景物特征,并做好批注。
(2)勾画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
(3)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1)所见:①在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第1、2段,写雪山的高峻、雄壮、变化多端);②在砾石堆上四面张望(第5段,写冰峰的晶莹、冰河的辽阔和整个冰雪天地的浩茫);③靠近冰山(第6段,写其图案难以名状);④身处冰窟(第10、11段,写冰体的千姿百态,冰山的晶莹洁白、闪闪生光);⑤重返冰河(第14段,写听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一刻不停)。
(2)所感:①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②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③是琼瑶仙境……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④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3)复述作者的所见所感:
所见: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也在不断变化着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突出它的高峻、雄壮、变幻莫测;在砾石堆上四顾,突出冰峰的晶莹、冰河的辽阔和整个冰雪天地的浩茫;靠近冰山,发现其图案的难以名状;进入冰塔林,特别是身处冰窟,细看千姿百态的冰体和冰山的裂纹、皱褶,突出其晶莹洁白,熠熠闪光;第二天重返冰河,听到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一刻不停。
所感:随着行踪和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所感”也发生着变化。远眺雪山时,感到雄伟和神秘;张望冰峰和冰河,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身处冰窟,感觉置身琼瑶仙境,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倾听水声,想象即将演绎出的长江的故事。
作者按照时空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层次清晰地描述了自己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从远眺、近观到身处其间,描写重点从雪山转向冰塔林再到冰窟,景物特点各异,营造出一种雄伟、圣洁、瑰奇的境界,突出了风景给人带来的震撼和触动。
三、精读品析
1.分析详略安排
作者在讲述这段游览经历时,重点描写了冰塔林的景色。文章第5—14段在描写冰塔林时是怎样进行详略安排的?
预设
第5段:略写远望冰塔林的奇观。
第6段:略写近看冰山的形态。
第10、11段:详写置身冰窟时看到的奇丽景象。
第12—14段:略写第二天重返冰塔林,听到坚冰下的流水声。
2.感受神韵
师:下面我们来重点学习“最美冰塔林”选段。朗读第10、11段,勾画描写冰塔林美景的语句进行品析,感受景物的神韵,并写出评析文字。
提示: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感官描写等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品析。
示例: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评析:简笔勾勒冰体的奇形怪状,美不胜收,并且称这些奇形怪状为“最漂亮的这番模样”,足见作者对自然伟力的赞叹之情。(描写方法)
(生交流)
预设(1)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
评析:从听觉角度描写,表现冰风的永不停息与凛冽。(感官描写)
(2)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评析:置身冰窟中,感觉仿佛置身于“琼瑶仙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冰窟的美丽、圣洁;“静穆”一词准确生动地写出冰窟的静态美;“晶莹和洁白”,写出冰的颜色与亮度。(修辞手法、词语运用)
(3)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
评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的流苏”比作“长发”,生动形象地写出冰窟中冰体的形状怪异、美丽瑰奇。运用对比,用人的渺小衬托冰山的巨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4)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评析:运用大笔涂抹的方法,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冰的色彩美,表现冰塔林的光彩神韵。(描写方法、感官描写)
追问:作者笔下的冰塔林,洁白晶莹,熠熠闪光;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风声不绝,似乎永不懈怠。除此之外,它还有什么特点?根据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删去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交流并明确)
预设(1)删去加点部分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缺少了神韵。
(2)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四、合作探究
1.冰塔林具有漫长的历史,在永恒地运动,反复地变化,壮美至极。通过对“最美冰塔林”的品读,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塔林的美景的?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预设
写景方法:
(1)作者对冰塔林的描写有详有略,略写时一笔带过,详写时细致刻画。
(2)作者善于捕捉所写景物的神韵,无论是简笔勾勒、大笔涂抹还是详细描写,都重在写神而非绘形。
(3)写景时往往把自己的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为一体,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
写法妙处:这样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了文章独特的韵味,同时还能引发读者的遐思迩想,使其能更好地沉浸到文章营造的境界中去。
2.比较异同
本文与《壶口瀑布》在写景手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预设
相同:都做到了情景交融。
不同:《壶口瀑布》在写景中,更多地运用议论、直接抒情的句子引出关于人生的思考;本文中作者则更多现身于景物描写之中,其景物描写更偏向于主观的感受、想象。
五、课堂小结:
作者写景,重在神韵,把自己的感受、想象和客观描写融为一体,增加了文章的厚度,赋予文章独特的神韵,引发读者的遐想,正好体现了本文的特色:自然风景与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导入新课
长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她横贯中华大地,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和黄河一齐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吗?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长江之歌》的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屹立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去揭开各拉丹冬的神秘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思。
导入新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1.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3.体会本文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4.仔细品味本文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体会这种语言的妙处。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2.感受景物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景方法。
学习目标
马丽华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作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及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其中,《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三部后来合集出版为《走过西藏》,是马丽华最具代表性的文集。她被誉为“西藏的行者和歌者”

走近作者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东经9l°,北纬33.5°,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长达50余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攒聚约50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所组成。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
资料链接
裸露(

黧黑(

骤然(

草坝子(

酝酿(
)冻疮(

霹雳(

砾石(

虔诚(

恭顺(

蠕动(

豁然(

凄凉(

蜷卧(

腈纶(


luǒ

zhòu

yùn
niànɡ
chuānɡ



qián
quán

huò

jīnɡ
lún
ɡōnɡ
字词积累
懈怠(

敦实(

蜿蜒(

皱褶(

消长(

挪动(

衰竭(

演绎(

安营扎寨(

dūn
wān
yán
zhě
气喘吁吁(

接踵而至(
)熠熠烁烁(

xiè
dài
zhǎnɡ
nuó
shuāi

zhā

zhǒnɡ

字词积累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懈怠:松懈懒惰。
敦实:粗短而结实。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风云变幻:风云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定。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无规律的变化
拟声词,形容出气的声音
字词积累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历历在目: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字词积累
通读全文,边读边标画有关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作者的游踪。
时间
地点
游踪
整体感知
游踪路线(移步换景)
时间推移:第二天
地点转换:
草坝子上的营地
砾石堆上
沿冰河接近冰山
置身于冰窟
进入冰塔林
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
整体感知
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1、2)
砾石堆上四面张望(5)
冰峰的晶莹、冰河的辽阔和整个冰雪天地的浩茫
高峻、雄壮、变化多端
所见之景
整体感知
靠近冰山(6)
图案难以名状
身处冰窟(10、11)
冰体的千姿百态,冰山的晶莹洁白、闪闪生光
重返冰河(14)
听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一刻不停
整体感知
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雄伟
神秘
远眺雪山
所感之情
整体感知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
张望冰峰和冰河
整体感知
是琼瑶仙境……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感觉置身琼瑶仙境,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
身处冰窟
整体感知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想象即将演绎出的长江的故事
倾听水声
整体感知
作者按照时空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层次清晰地描述了自己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从远眺、近观到身处其间,描写重点从雪山转向冰塔林再到冰窟,景物特点各异,营造出一种雄伟、圣洁、瑰奇的境界,突出了风景给人带来的震撼和触动。
作者在讲述这段游览经历时,重点描写了冰塔林的景色。文章第5—14段在描写冰塔林时是怎样进行详略安排的?
最美冰塔林
精读品析
第5段略写
远望冰塔林的奇观
第6段略写
略写近看冰山的形态
置身冰窟时看到的奇丽景象
第二天重返冰塔林,听到坚冰下的流水声
第10、11段详写
第12—14段略写
精读品析
朗读第10、11段,勾画描写冰塔林美景的语句进行品析,感受景物的神韵,并写出评析文字。
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感官描写等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品析。
提示
精读品析
示例: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评析:简笔勾勒冰体的奇形怪状,美不胜收,并且称这些奇形怪状为“最漂亮的这番模样”,足见作者对自然伟力的赞叹之情。(描写方法)
精读品析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
评析:从听觉角度描写,表现冰风的永不停息与凛冽。(感官描写)
精读品析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评析:置身冰窟中,感觉仿佛置身于“琼瑶仙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冰窟的美丽、圣洁;“静穆”一词准确生动地写出冰窟的静态美;“晶莹和洁白”,写出冰的颜色与亮度。(修辞手法、词语运用)
精读品析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
评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的流苏”比作“长发”,生动形象地写出冰窟中冰体的形状怪异、美丽瑰奇。运用对比,用人的渺小衬托冰山的巨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精读品析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评析:运用大笔涂抹的方法,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冰的色彩美,表现冰塔林的光彩神韵。(描写方法、感官描写)
精读品析
根据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删去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精读品析
删去加点部分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缺少了神韵。
精读品析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读品析
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精读品析
通过对“最美冰塔林”的品读,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塔林的美景的?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
详略得当
捕捉景物神韵
主客想象融为一体
写景方法
写法妙处
增加文章厚度
赋予文章韵味
引发读者遐想
合作探究
本文与《壶口瀑布》在写景手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相同:都做到了情景交融。
不同:《壶口瀑布》在写景中,更多地运用议论、直接抒情的句子引出关于人生的思考;本文中作者则更多现身于景物描写之中,其景物描写更偏向于主观的感受、想象。
合作探究
作者写景,重在神韵,把自己的感受、想象和客观描写融为一体,增加了文章的厚度,赋予文章独特的神韵,引发读者的遐想,正好体现了本文的特色:自然风景与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