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并说出《苗岭的早晨》表现的优美和欢快的情绪。
(2)初步知道苗族飞歌,了解小提琴的音色。
(3)能分辨乐曲三部分音乐结构,并联想苗族的秀美风光。
重
点:
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力度、旋律的不同,表达的情绪也不同。
难
点:
指导学生为乐曲区分段落,并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
一、导入
师:昨天我们走进了风景优美的壮族,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苗族,上节课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苗族的一些资料,你都找到了什么?
学生:苗族主要聚集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而贵州的苗岭,因是苗族集中聚居区所以得名。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会在闲暇时聚在一起,跳舞唱歌,高兴时还会边劳动边唱歌。
苗族飞歌是一种山歌体裁,它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有强烈的感染力,是青年男女在隔山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邀约游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歌。
师:苗族风景优美,他们的人民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苗族乐曲,请大家来欣赏。
1、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感受音乐情绪。
2、听音乐想一想,这首音乐里你看到了哪个小动物?你感觉它应该是一天里什么时间的故事?
出示课题:《苗岭的早晨》
二、
分段欣赏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为乐曲分段,指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的变化。】
(一)欣赏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了解小提琴的音色,加深对小提琴音色的印象。】
1、在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乐器?从音乐中你听谁的叫声?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想到了什么?(鸟鸣,山林。)
师:同学们,你们会小提琴演奏吗?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师傅(潘寅林老师)请他来为大家演奏。
2、再次聆听音乐,感受小提琴的演奏风采。
3、认识倚音,(仿佛看到晨曦初露、山峦起伏、鸟儿鸣叫)学生模仿小提琴演奏,感受第一部分安静、优美的情绪。
(二)欣赏第二部分
【设计意图:根据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的变化,感受第二主题的舞蹈性、劳动性。加深学生对音乐情绪变化的感悟。】
1、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一主题,
(1)教师画出第一主题的旋律线。
(2)学生模仿画出第一主题的旋律线。
(3)指导学生学跳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
(4)引导学生为第一主题起名。
(5)视唱第一主题旋律,认识b记号
(6)欣赏主体一的第二模块,感受音乐速度的变化,并用肢体语言来体现。
2、完整欣赏第二主题,
(1)欣赏第二主题的音乐,感受这部分音乐刻画了怎样的场景。
从音乐力度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这部分音乐所表达的场景,男生和女生要不同,并为其命名。
四、欣赏教学:欣赏第三部分
1、听一听第三部分音乐与哪一部分相似?
2、第三部分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音乐最后又把我们带回那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五、完整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1、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苗岭的风光,体验了苗族人的快乐生活,下面让我们再听一遍《苗岭的早晨》(观看视频),听到第一部分时模仿小提琴的演奏;
听到第二部,听到第一主题时随音乐画旋律线,听到第二主题时随音乐做动作。听到第三部分时动作同第一部分。
2、曲式分析:小提琴演奏,这首乐曲先是优美抒情的旋律,后旋律转为欢快跃动,最后又回归优美,所以音乐可分为三乐段ABA曲式结构。
六、
拓展:《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先生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
七、下课;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部分,学生在音乐中结束本课。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苗岭的早晨》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的音乐欣赏课程,是小提琴演奏曲。
它以苗族山歌体裁中的“飞歌”曲调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乐曲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开始部分用小提琴奏出悠扬起伏、自由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乐特点的音调,把人们带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群山叠翠、美丽恬静的苗岭春色晨景中。接着描绘出:林间布谷鸟清脆、婉转的呜唱,百鸟呼应,宁静的气氛中充满勃勃生气。第二段是乐曲主体部分又以明快、热烈的节奏描绘出苗族人民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场面,使音乐气氛显得更加活跃。乐曲的尾声再现了开始部分的音乐,让人们再次感受到苗家山寨的美丽与宁静的意境。这种再现三段式的结构形式,使音乐显得更为完整,好似余音绕梁,让人意犹未尽。
二、说重点:
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三、说难点:
指导学生为乐曲区分段落,并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四、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学方法:
1、
通过音色对比初步感受小提琴音色。
2、
通过体验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特点。
自评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象。之后让学生绘画、唱主题、编舞表演、说音乐形象等形式,怎加了对音乐的认识。音乐背景都是通过认真聆听而得到的,具体、实在。课堂上,往往同学听得认真,而我也觉得很轻松,气氛活泼热烈。在欣赏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和见解,要引导学生勇敢地说“不”!还有在教学中我还存在不足,应该多介绍小提琴的音色特征,还应该与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