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8 08:5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悦高中2022届第四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夏、商、西周时期,营建国都首先置宗庙、立社坛,分别祭祀祖先和土神,凡国之大事也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而东周列国都城则突出政权所在的“大朝”建中立极(注:树立最高准则)的地位,宗庙和社坛成了附属建筑。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观念走向瓦解 B.城市的政治功能得到凸显
C.集权政治逐步形成 D.农业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
25. 中国灾荒之多之频繁, 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古代形成了荒政思想。(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防止百姓离散):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sheng)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婚,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这说明( )
A. 先秦时期荒政思想积极有效对后世影响深远
B. 先秦时期,我国天灾人祸频仍人民流离失所
C. 先秦时期,我国已有了较为系统的荒政思想
D. 秦汉时期,我国对天灾人祸才开始施行救济
26.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有的大郡辖30余县,小郡辖10余县。表明郡县制的推行 ( )
A.促进人口的大量增长 B.使各国社会和平安宁
C.建立了官僚政治统治 D.推动大量郡县城市的出现
27. 史载 :(汉文帝与丞相周勃、陈平朝会),(汉文帝)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平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汉文帝乃称善。这段对话反映了( )
A. 皇帝和丞相对职守的体认 B. 丞相做事需向皇帝请示
C. 皇帝与丞相共同参政议政 D. 皇帝时时刻刻监督丞相
28.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州郡县设中正官,朝廷设吏部尚书。名义上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德,吏部尚书执掌选用人才的权柄。事实上中正官只依据士人的籍贯及祖、父官位,定门第的高低,吏部尚书依据门第高低做用否的标准。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保留了地方对人才的推举 B.使士族操纵地方政治经济
C.造成了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D.弱化了中央对人才的选拔
29.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胡惟庸后,正式宣布废除丞相制度,同时废除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机大臣“以赞机务”,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这表明( )
A. 中央集权一直是一成不变的 B. 明清以皇帝绝对专权为核心
C. 君主专制以限制相权为核心 D. 废除丞相制度后相关事务消失
30.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这表明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31.北宋时开始出现信用交易,叫做“赊”或“赊卖”。同业商行的行商出卖行货,不用现钱。凭信用设贷,一定时期后再付还价钱,彼此通济。赊买行货,须有富户三五人以上作保,写立期限文字。如无人保,只有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发生纠纷,官府不予受理。这反映北宋( )
A.设贷联保可杜绝信用事件B.商业繁荣和商行组织发达
C.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D.交子在全国各地普遍通行
3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天下大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公元前664年,齐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对此孔子赞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注:中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服装)矣。”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统治者强化了儒家的伦理认同 B.开始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C.诸侯争霸弱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D.华夏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形成
33. 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几乎相同的话,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这反映了( )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三教合一”
B.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引导人们信教
C. 儒家、佛教、道教都受古代帝王尊崇
D. 宋朝、明朝、清朝皇帝治国理念相同
34、东汉末年,在朝廷主持下,蔡邕用“飞白书”刻石经,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石经完工后,立于洛阳太学门外,前来观赏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 填塞街陌”。这在当时( )
A.来源于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 B.帮助太学长期进行招生宣传
C.推动书法向艺术化方向发展 D.有助于儒家学说不断完善
35.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第Ⅱ卷
本卷共3小题,41题25分,42题12分,43题15分,共52分。
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皇帝直接掌控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监察中央百官……另设监御史常驻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俸与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这对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曾颁治贪的重典《大诰》,其中普列各式酷刑三十多种。
——改编自《中国廉政文化史》、《宋史》等
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个朝代的监察措施,并加以总体评价。(12分)

材料二 20世纪后,随着国家福利时代的到来,西方国家都通过立法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监察专员制度。相关法律规定监察专员的职能是:纠正国家机关的违法和不良行为,保护和推进公民的合法权益与自由;工作时所必须的职权主要有受理公民申诉权、调查权、社会公示权、处分建议权等几项权力,但并不拥有对违法的行政机关给予直接惩罚的权力。同时,相关法律也规定,监察专员在任职期间不得就职于任何国家机关,也不得担任政党的领导职务,并且不能从事职业性活动。
——依据有关文献整理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特点。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借鉴?(13分)

42.(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蒙学十三经当中的其中六经表(注:蒙学指中国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类别
书名
成书年代
主要特点及内容
识字类
《三字经》
普遍认为产生于宋代
最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
成文于北宋初
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
《弟子规》
清代
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
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朱子家训》
清初
通俗易懂易被人接受,语言骈偶易记忆;讲述治家要求, 希望人人都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
韵语类
《声律启蒙》
清代
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让
儿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典故、
知识类
《龙文鞭影》
明朝
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
句,两句押韵。
依据上表内容,概括一项有关蒙学教育特点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3.(15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辽朝社会局面错综复杂。辽圣宗为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生产,进行了全面改革。太平六年,下诏:“诏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其不廉直,虽处重任,即代之;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当荐拔;其内族受贿,事发,与常人所犯同科。”统和十三年,下诏:
“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县。”统和十五年,下诏:“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还在沿边地区设置屯田戍兵,储备谷米用于军事。此外,他还进行法律改革,重视学习汉族文化。通过改革,加深了契丹族的汉化,推进了辽朝的历史发展。
——摘编自武玉环《论辽圣宗的改革》等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辽圣宗改革的主要措施。(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圣宗改革的影响。(8 分)
高二历史下期半期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选项
C
C
D
A
D
B
B
B
D
A
C
C
二、非选择题(52分)
41.(1) 措施:
秦朝——建立由皇帝直管的中央和地方监察机构。(2分)
宋初——精简机构和增加俸禄,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2分)
明初——制定严刑峻法,以惩治贪腐。 (2分)
评价: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贪腐;有利于缓和阶级(社会)矛盾;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对后世反腐工作有一定的借鉴;
但具有时代与阶级局限性。(每一点2分,任意3点6分)
(2)特点:以法律为保障;监察对象单一;监察职权明确;权力受到制约;对从业者进行严格限制。(6分,任3点即可)
借鉴:加强反腐制度建设;保证官员合理薪酬;加大反腐法制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反腐要符合本国国情等。(7分)
42. (12分)
答案示例:
信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内容丰富。(2分)
说明:通过蒙学读物,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内容丰富。它的丰富性表现在,一方面重视对儿童的识字、语言表达、传统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采用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的教育。如,《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儿童便于识记,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其他蒙学读物也深刻体现了丰富性的特点。(10)
43. (15分)
(1)措施:整顿吏治,任贤去邪;部曲籍县;募民垦荒;屯田;法律改革;重视学习汉文化。(1点3分,2点5分,3点7分)
(2)影响:吏治较为清明,官吏多奉职守法;荒地得到开发,农民积极性提高;巩固边防,备战备荒;缓和社会矛盾,利于社会稳定;加深汉化,推进辽朝历史发展。(4点,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