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7 14: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解读标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演讲词
悼词
1.了解这篇悼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特点。
2.强化重要语段的阅读,揣摩语言的感彩和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文体知识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文体知识
悼词一般要包括哪些内容?
述其哀
歌其功
颂其德
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对逝者表达哀悼之情。
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贡献、功德。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歌颂逝者的品德,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感知内容
本文内容是不是也是由“述其哀”“歌其功”“颂其德”三部分构成的?
述其哀
歌其功
颂其德
(第1段) 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2-7段) 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8-9段) 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感知内容
阅读第二段,看它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以巨大的损失言巨大的贡献,是第二部分“歌其功”的总纲。
感知内容
课文第六段开始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这样”是哪样?
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①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物质决定精神。
②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
③其他领域的发现。
感知内容
课文第六段还说:“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那什么才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科学在历史上起的革命推动作用。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感知内容
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又有哪些贡献?
进行革命宣传(办报著书)
创立革命组织(国际工人协会)
体味表达
阅读第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述其哀”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准确时间,悲痛时刻
讳饰,敬仰
自责,遗憾
无比沉痛
体味表达
体会画线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体味表达
以“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类比,表明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伟大意义。
“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突出了马克思发现这个规律之难。
体味表达
体会画线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豁然开朗”一词的使用,再加上与“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对比,突出表现了剩余价值发现的重大意义。
体味表达
分析下面语段的结构,体会其所表达的意思。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说明了马克思在其他领域都有深入而独到的发现。
体味表达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下面这个语段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体味表达
对比
最遭嫉恨
最受污蔑
各国政府:驱逐
资产者:诽谤、诅咒
(无论……或……都)
敌人
战友
尊敬、爱戴、悼念
敌人的恨和战友的爱形成鲜明对比,说明马克思的贡献巨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体味表达
体味表达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比喻。充分表现了马克思对政敌的极大蔑视,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充分表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由此可以领略伟人在政治迫害的疾风骤雨中巍然屹立的伟岸与无畏。
体味表达
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对比。有许多敌人和无一个私敌形成鲜明对比。私敌是以“我”为中心的,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没有私敌,说明没有私念。体现出马克思的大公无私。
可能、未必,语气委婉,表意坚定。
课堂小结
一代伟人已逝,但是他无与伦比的贡献,无私无畏的品格,永远令人高山仰止。和所有的悼词一样,在结尾部分,恩格斯将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个“将”字是一种预见,更是一种必胜的信念,也是恩格斯和广大革命战友共勉的誓言!时至今日,我们更以我们中国的强大繁荣看到了马克思作为一名科学家和革命实践家的伟大和不朽!让我们向伟人致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