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2)
教学内容 书本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字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想一想,分一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2.说一说,演一演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3. 书上第32页的“试一试”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四、组织练习,加深认识1. 完成第33页的“想想,做做1”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 书上第33页的第2题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3.书上第33页的第3题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4.书上第33页的第4题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教学小记: 教学调整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