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陋室铭 课件(共39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陋室铭 课件(共39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7 20:52:39

内容文字预览

(共39张PPT)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短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理解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刘禹锡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新知讲解
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朗读,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德馨
鸿儒
苔痕
案牍
xīn
hóng

tái

调素琴
tiáo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朗读节奏与重音:
疏通文意、自主学习:
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小组合作交流并请提出质疑。
研读课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验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字词句疏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蔓上
映入
博学的人
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弹,调弄
佛经
音乐
使……扰乱
官府文书
使……劳累
形体、躯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仙则名:
出名(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神异,灵验
斯是陋室:
指示代词,这
惟吾德馨:
惟:只是
德馨:德行美好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苔痕上阶绿:长到,蔓延到
调素琴:弹琴。调,调弄。
草色入帘青:映入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形,形体、躯体。
词语积累
无丝竹之乱耳:使……乱,扰乱
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无意义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运用类比、对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
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出来。
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仅不觉其“陋”
反而能显出其高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景色之雅
见“惟吾德馨”
明“陋室”不陋
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室中主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室居环境、
交往人物、
日常生活
表达室主人
高洁傲岸的节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
处处紧扣
“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与前文“斯是陋室”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反问句,倒装句
运用类比,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以虚衬实。用“山”“水”的成名或灵异来引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德馨“仙”“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
作者明明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及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其用意是什么?
运用类比手法,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孔子的话,运用引用,反问的修辞,具有突出中心,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表明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
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失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的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人。
本文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情趣寄托在对陋室的描写上?
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就叫托物言志。
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言志: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主题)
课堂练习
1、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5、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填空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回答:
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拓展提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shènlù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修理),使不上漏。前辟(开)四窗,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栏杆),亦遂增胜。借书(家中的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端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解释红色加线词:
每移案
余稍为修葺
以当南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翻译句子: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内容上,上文与《陋室铭》同样描写居室环境《陋室铭》以“
”绘陋室幽雅,
此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
4,对本文与《陋室铭》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庭阶寂寂或
万籁有声
对比
课堂总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中心论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反问、引用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语。
3、完成题单。
陋室铭
设喻引题




比喻起兴
陋室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优美(景清幽)
生活情趣(事高雅)
引古贤以自况
反诘点题
交友高雅(人不俗)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陋室铭》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B.有仙则名(名:说出)
C.有龙则灵(灵:神异)
D.
无丝竹之乱耳(丝:丝绸)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何陋之有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睨之久而不去
D.康肃笑而遣之
3、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钢琴,阅读佛经。)
4、下面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说明陋室不陋。
C.《陋室铭》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D.
《陋室铭》“陋室”环境特点是清幽宁静。“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二、课内练习
1、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4、用原文填空: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回答: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三、比较阅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shènlù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修理),使不上漏。前辟(开)四窗,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栏杆),亦遂增胜。借书(家中的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端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归有光《项脊轩志
(?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a8fb4f01b418.aspx?)》节选
1、解释加线词:
每移案


余稍为修葺


以当南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翻译句子:
1)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填空:内容上,上文与《陋室铭》同样描写居室环境。《陋室铭》以“
”绘陋室幽雅,此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
4、对本文与《陋室铭》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陋室铭》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B.有仙则名(名:说出)
C.有龙则灵(灵:神异)
D.
无丝竹之乱耳(丝:丝绸)
【答案】D
【解析】丝:指弦乐器,借指乐曲。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何陋之有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睨之久而不去
D.康肃笑而遣之
【答案】B
【解析】例句的“之”主谓之间无意义,A宾语前置的标志;B与例句相同;C代指陈尧咨;D代卖油翁。
3、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钢琴,阅读佛经。)
【答案】D
【解析】正确翻译应为:可以调弄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
4、下面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说明陋室不陋。
C.《陋室铭》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D.
《陋室铭》“陋室”环境特点是清幽宁静。“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答案】C
【解析】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与前文“斯是陋室”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课内练习
1、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答案】略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品德高尚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博学的人,平民

3、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B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用原文填空: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5、回答: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类比手法,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孔子的话,运用引用,反问的修辞,具有突出中心,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表明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
三、比较阅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shènlù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修理),使不上漏。前辟(开)四窗,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栏杆),亦遂增胜。借书(家中的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端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归有光《项脊轩志
(?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a8fb4f01b418.aspx?)》节选
1、解释加线词:
每移案


余稍为修葺


以当南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答案】桌子,我,抵挡,种
2、翻译句子:
1)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答案】(1)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为:给,替;上:从上面)
(2)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3、填空:内容上,上文与《陋室铭》同样描写居室环境。《陋室铭》以“
”绘陋室幽雅,此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绘陋室幽雅;此文用“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对比手法。
4、对本文与《陋室铭》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答案】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或者: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
单元
4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短文。2、积累文言词语。3、理解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重点
1、朗读并背诵短文。2、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
理解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背诵《秋词》设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背诵,回答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写作背景: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介绍文体——铭读课文——正音,停顿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字词句解释、翻译)教师巡回指导集体订正逐句翻译并背诵:词语积累整理:有仙则名:
出名(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
神异,灵验斯是陋室:
指示代词,这惟吾德馨:
惟:只是
德馨:德行美好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苔痕上阶绿:长到,蔓延到调素琴:弹琴。调,调弄。草色入帘青:映入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形,形体、躯体。无丝竹之乱耳:使……乱,扰乱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无意义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类比、对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出来。此为第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仅不觉其“陋”反而能显出其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写环境清幽宁静。以景色之雅见“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互文、对偶,以往来客人之雅见主人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高雅。高雅脱俗,不慕富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此为第二层,写室居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处扣“德馨”第三层:运用类比,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问题: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明明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及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其用意是什么?3、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失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的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本文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情趣寄托在对陋室的描写上?读背
读听读读注释一,勾画多种方式竟读根据课下注释,学习,提问,笔记读,背,笔记讨论,弄明白。读背
明确目标完成目标2完成目标3完成目标1
拓展与练习
1、找出课文中对偶句。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4、用原文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回答: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6、课外拓展: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shènlù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修理),使不上漏。前辟(开)四窗,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栏杆),亦遂增胜。借书(家中的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端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1、解释加线词:每移案


余稍为修葺


以当南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翻译句子:1)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填空:内容上,上文与《陋室铭》同样描写居室环境。《陋室铭》以“
”绘陋室幽雅,此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4、对本文与《陋室铭》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