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0 10: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统编版
高一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秩序的变动。
目录
一、乌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二、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背景)
(经过)
(影响)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殖民地位次:英1德4法2美5
一、乌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背景)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一、乌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重重
矛盾实质:争夺世界市场(殖民地或霸权)
 ③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
(背景)

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


1892年法俄签定军事协定
1879年德奥签定同盟条约
奥匈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
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
④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一、乌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背景)
④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一、乌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战的背景
(导火线)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重重
 ③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
(根本原因)
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特征是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进行速决战,各个击破(6周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2—3个月结束战争。
施里芬及其计划
“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德皇威廉二世
二、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
西线
南线
东线
德奥联军对战俄军
德国对战英法
奥军对战俄军和塞尔维亚军
决定战场
二、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
时间
战线及
交战双方
战争阶段
及重大战役(事件)
1914.8---1918.11
西线
东线
南线
英法—德
俄—德奥
俄-奥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马恩河战役(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日本对德宣战,占据中国山东半岛
凡尔登战役(
“绞肉机”飞机、毒气)
索姆河战役(首现坦克)
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1917年,美国、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1918年,同盟国战败
二、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
二、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
“一战华工以血肉之躯架起从战争通往和平的‘桥梁’,他们为欧洲的自由和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值得永远铭记。”
——比利时波普林格市长克里斯托弗·德雅盖
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二、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1
33
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
1000万
2000万
战火影响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
15亿
2/3
直接经济损失达
美元
2700亿
一战大数据
——以上数据均源自纪录片《世界通史100集》解说词
二、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概念: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对德《凡尔赛和约》
对奥、保、匈、土等国
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影响)
(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2)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3)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4)限制德国军备
(5)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废除普遍义务兵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等
1921年总算商量出德国的赔偿总数,德国的马克2260亿,并且在42年内必须赔偿完。后改为1320亿马克,
66年还清。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影响)
《凡尔赛条约》激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怒,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勒索德国的“强制的和平”。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的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
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1919年5月4日掀起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的爱国运动。
“《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影响)
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租借地交还中国,
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
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
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
——《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
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
——《九国公约》
(1)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2)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2)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影响)
2、国际联盟:
①首倡者及意图

②国联宗旨:
③“全体一致”原则:
④评价:
美国,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
性质:
实质:
积极:
局限:
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
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
国际联盟的弱点
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影响)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积极:
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消极:
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帝国主义

被压迫民族
战胜国

战胜国
战胜国

战败国
新兴国家

民族矛盾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影响)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40%在美国手中。
日本趁火打劫……基本上工业国和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影响: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②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③一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灾难。
三、雨后不天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的影响
(影响)
课堂小结
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总书记用五个“要”系统阐述了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一战的“火星”是(  )
A.三国同盟形成
B.巴尔干同盟的建立
C.三国协约形成
D.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贏得战争
B.
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于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随堂巩固

3.“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材料中的“此役”是指(  )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4.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  )
A.美国和英法
B.法国和美英
C.苏联和英美
D.英国和美法


5.
在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的问题上,美英支持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代表的外交实力
B反对日本独霸中国
C.借中国遏制苏俄
D.英美调整策略
B
随堂巩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