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7 15: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的加减一步或两步式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经验。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计算方法,并互相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得出的算法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用不同层次的算法。交流后还要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比较,择优选择并应用。
教具学具:主题图、光盘、小棒及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境 1、补充复习:
30里面有( )个十。
10里面有( )个十。
5个十是( )。
9个十是( )。
通过复习数的组成,为下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作铺垫。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
3、探究算法
(1)学习例1
出示例1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4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指名说出得数和想法。
问:你能再说说这里的每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吗?
(2)完成“试一试”
板书算式,要求想想怎样算,得数是多少。
问:70减30可以按几减几来想得数?
小结:上面两道分别是几十加几十,几十减几十,这就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口算得数时,可以想几加几或几减几,算出多少个十,得出得数。
二、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数一数,每串有几颗珠子?
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问:加法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两道减法各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算,算完后想想整十数加法和减法可以怎样算。
比较:下面一道整十数加减的得数,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问:知道了什么条件和问题?兔拔的和小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问:为什么用加法算?
三、总结
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完成《补充习题》第22页内容。
让学生观察条件和问题。
大家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说明:用4个十加3个十来想,或者用4加3来想,其实都是想的4个加3个是多少,算出40+30的得数是70
同桌互相说说想法。
学生齐读一遍算式,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指名板演,把得数填在课本上。
交流: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说明图意。
让学生填写算式。
集体校对。
学生回答。
交流得数。
学生交流,回答。
把每次的得数填在题目里。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再集体口答。
让学生填写算式。说说单位名称。
让学生读题,提问知道了什么条件和问题。追问:小兔拔的和小羊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填写算式。指名回答算式,教师板书,并提问单位名称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算?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创设情境,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整十数加整十数掌握了,但有少数学生还未掌握,针对这些学生,设计时让孩子先讨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
引导学生说出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比较算法,便于学生领悟,异中求同。
这节课,每一位学生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学生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0+30=
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