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壶口瀑布》课件 (共15+19张ppt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7《壶口瀑布》课件 (共15+19张ppt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7 16:49:09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五单元·阅读
17.壶口瀑布
梁衡
第一课时
壶口瀑布
学习
目标
1
了解游记
概括壶口瀑布特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2
CHUZHONG
YUWEN

告诫
推搡
霎时
驰骋
漩涡
寒噤
迂回
汩汩
湿漉漉
震耳欲聋
怒不可遏
读准字音
zhù
jiè
sǎng
shà
chěng
xuán

jìn
è



梁衡在《我写<壶口瀑布>》中说:《壶口瀑布》是我做记者工作时写的最后一篇散文。黄河与我有特殊的缘分。我小学、中学阶段是在黄河的支流汾河边成长。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内蒙古黄河边的临河县。只听这个名字,就知道离黄河有多么近了……后来当记者就沿黄河上下采访,河边的人和事,还有黄河因季节和地势不同而出现的万千变化,在我脑子里印象亟深。
背景
赏景
《壶口瀑布》
什么时间、位置?
看到了怎样特点的壶口瀑布?
温馨提示:抓住关键词、句。
俯视
河滩
水势浩大
涛声如雷
雨季
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赏景
枯水期


俯视
俯视
俯视
仰视
由上而下





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排排涌来,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碎成点,碎成雾。
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
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被旋出光溜溜的大坑;将铁硬的石寸寸剁去。
赏景


CHUZHONG
YUWEN
定点观察
单一视角观察
不同视角观察
定点换景
雨季
枯水期
赏景
观察角度有何异同?
梁衡在《我写<壶口瀑布>》文中还说到:这篇《壶口瀑布》是我心中黄河的缩影,也是我对黄河精神的理解。
文中哪些语句揭示了作者对黄河精神的理解?
梁衡说
壶口
悟景
《壶口瀑布》
作者赞美黄河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亦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游踪
景观
观感
游记
移步换景
定点观察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一双足,行
何方
一对眸,望
何景
一颗心,有
何情



游记
作业
1.搜集查找描写壶口瀑布的古诗词并抄写。
2.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共19张PPT)
第五单元·阅读
17.壶口瀑布
梁衡
第二课时
一双足,行
何方
一对眸,望
何景
一颗心,有
何情



游记
学习
目标
1
学会用文字表达对语言的赏析
掌握作者融情入景的方法
2
赏析点
01
02
05
04
03
06
你能品析第3、4段语言的妙处,并试着写一段赏析文字吗?
语言赏析
精妙用词
多种修辞
长短句式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正侧结合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水的动态
第一,选词准确,用词丰富。
如描写即将坠入深沟的河水,连用“挤”、“撞”、“推”、“搡”、“呼”、“拥”等动词,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的种种动态。
语言赏析
精妙用词赏析范例:
这两段在动词使用方面很有特点。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水的动态
第二,适当重复,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
“跌”字在这两段中出现了六次,突出强调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特别是第4段,连续五次使用“跌”,三次使用了“碎”,不仅强化了瀑布流水的力度,也因适当的重复而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
语言赏析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水的动态
第三,拟人手法,描写水的动态。
这两段中,除上面提到的一些拟人化的动词外,还有“走”、“进”、“折返”、“迂回”、“觅”等常用来表现人的动作的动词,使文章的描写更有形象性,更易打动读者,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语言赏析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
?
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当河水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旋涡
向龙漕里隆隆冲去
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
语言赏析
精妙用词——叠词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水的动态
第一,增强形象性,突出景物特点。
“排排涌来”、“推推搡搡”、“排排黄浪”、“堆堆白雪”,写出了黄河水从500米宽的河道上滚滚而来的雄壮,同时“推推搡搡”赋予水以灵性,洋溢欢腾气息。“亮晶晶”让順壁挂下的如丝如缕的黄河水带有活泼性,“湿漉漉”增强了朦胧的画面感。
语言赏析
精妙用词赏析范例:
这两段在叠词使用上很有特点。
第二,具有音乐性,赋予音韵美
“隆隆冲去”、“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让读者有视觉感受、听觉感知,形声具备。令不同状态下的黄河水具有动感,赋予了音韵美,展示了生命的质感。
语言赏析
从点入
分条述
细品析
句抓住
语言赏析
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由景物引发的感想
理性色彩的思考
作者
感受
作者如何融情入景的?
方法探究





“可怕的警觉”
“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水的形态
由景物引发的感想
人生百态




脚下的巨石
理性色彩的思考
黄河的个性
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由景物引发的感想
理性色彩的思考
作者
感受
融情入景:
方法探究
自然独特
推荐
阅读
郁达夫《西溪的晴雨》

迟《黄山记》
王充闾《读三峡》

来《尘埃落定》
作业
1.自选除精妙用词外的任一角度,对第三、四段进行赏析。
2.制定推荐篇目的阅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