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单元·阅读
6
变色龙
契诃夫
第一课时
变色龙图片
变色龙图片
变色龙图片
学习目标
1.概括小说情节,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契诃夫(1860—1904)
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目标导学一:
目标导学二
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全文,思考本文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故事围绕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探究狗的主人是谁展开的。
目标导学二
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2.小说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截然不同,请你默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梳理本文故事情节。
目标导学三
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从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势利、善变的警官形象。
目标导学三
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请你结合文本中具体的人物描写语句深入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文章第1段中“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外貌描写,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20自然段中,“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
语言描写,强调狗是自己找到的,这是邀功的小人的谄媚姿态。
《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在这个时代,警察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h/
明确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溜须拍马
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
趋炎附势
沙皇走狗的特性
完成《变色龙》测试题。
布置作业
再
见(共11张PPT)
第二单元·阅读
6
变色龙
契诃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赏细节描写,体会对比、夸张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深刻理解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腐朽本质及“变色龙”的形象,感受其社会意义。
(重点)
(难点)
目标导学四
把握细节描写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脱、穿大衣的细节描写,想想这些细节表现了什么?
脱大衣,掩盖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
为否定原判作掩护。
文章第10自然段,“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目标导学四
把握细节描写
2.文章几次写到赫留金的手指头?想想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文章第5自然段“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就连那手指头一面胜利的旗帜。”
因为赫留金把它作为要求主持公道,甚至要求赔偿的证据。
目标导学五
分析讽刺艺术,把握文章主旨
1.作为一篇讽刺小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讽刺艺术?
夸张
对比
目标导学五
分析讽刺艺术,把握文章主旨
2.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不敢得罪权贵,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目标导学五
分析讽刺艺术,把握文章主旨
3.小说结尾写道:“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笑赫留金事与愿违,空欢喜。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
契诃夫用对比、夸张的写法描述了一个荒唐的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条咬了人的小狗,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
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
课堂小结
1.以“奥楚蔑洛夫”为第一人称,续写小说的结尾;
2.拓展阅读三大短篇小说家的作品。
布置作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