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3 15:0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 二 年级 语文 科 学案 主备 时间: 2012 年 3月 12 日
学习内容:《陋室铭》 教学过程(收获) 6.翻译课文: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⑸.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⑻.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合作学习:1、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文章主旨?作者写这一句话要突出什么?
学习目标: 1.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2.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 3.语言优美,音调铿锵。
学习重点: 1.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
学习难点: 1.体会本文的写法。
一、自主学习: 1.刘禹锡,字 , 朝著名 和 。2.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 。3.检查预习:生字。陋室( )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 调素琴( ) 案牍( ) 西蜀( )4.解释重点词语: (1).在: 。(2).名: 。 (3).灵: 。 (4).斯: 。是: 。陋室: 。 (5).惟: 。 (6).德馨: 。馨: 。吾: , (7).上: 。 (8).鸿儒: 。鸿: 。儒: 。 (9).白丁: 。 (10).调: 。 素琴 : 。 (11).金经: 。 (12).丝竹: 。 (13).乱耳: 。乱: 。 (14).案牍 。 (15).劳形: 。劳: 形: 。 (16).何陋之有。之: 。5.古今异义词:调素琴 。 古义: 今义: 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教学反思(疑惑)
第 1 页 第 2 页
初 二 年级 语文 科 学案 主备 武志萍 时间: 2012 年 3月 12 日
2、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3、文章结尾处提到了“诸葛庐”、“子云亭”还引用了孔子的话是为了表明什么?三、展示反馈:(写作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说明道理)2.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因事而兴)3.修辞手法: 四、拓展延伸: 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学生交流谈看法。 看了刚才的学生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要求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本课总结:
第 3 页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