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州园林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3 15:14:29

文档简介

13.苏州园林导学案第二课时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课型:精读 主备:
审核: 授课: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 学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2、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
1、 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2、 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学习过程
一、温习·检测
1.听写解释字词
2. 复习提问说明文的相关常识,
二、合作·交流·展示
A、要求学生指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资料链接: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当然,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一览表 :
(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2)作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5)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下定义: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8)列图表:直观有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B、品味语言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为什么?)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C、语言拓展
学生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语句朗读,要求用“我发现 好,好在… …” 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三、达标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
(4)阶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2)梁和柱子以及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3.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4.居室设计:当今社会,有人因为久处繁华闹市,生活节奏忙碌紧张,很想拥有一个能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的处所。那么,不妨从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借鉴一点灵感,设计一个你喜欢的有自然之趣的居所。来,说说你的创意!
四、学习心得
PAGE
213.苏州园林导学案第一课时
(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课型:精读 主备:
审核: 授课: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1.理解中国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能懂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自己,我能行!)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lín xún ( )( ) jiàn shǎng ( ) ( )
zhēn zhuó ( )( ) xuān xiè ( )( )
池沼 ( ) 丘壑 ( ) 镂空 ( )
阑干 ( ) 模样 ( )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 :。     
标本:
败笔 :    
嶙峋:
3. 复习说明文的相关常识,提问:
A. 学一篇说明文应首先从哪些方面入手?
B. 说明的顺序有哪几种?
C. 说明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有哪些?
D. 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4.语文常识。《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 》《 》等。
5.请写出中华四大名园的名称: 、 、
、 。请写出苏州四大名园的名称: 、
、 、 。
6.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合作·交流·展示(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3.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4.说说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5.合并段落,划分层次。
6.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三、达标检测(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1、说明苏州园林这个群体的特征并总领全文是语句是___________
全文说明顺序是____ _______结构是______ ______。说明语言要注意 性和 性。
2、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⑴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
⑵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
⑶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
⑷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
【学习心得】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