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17张PPT)+2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17张PPT)+2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9 07:12:36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流
2021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新课导入
乡愁·余光中
台湾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知识链接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



夷州
琉球
流求
台湾
1662年
1684年
1895—1945年
1949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设立台湾府
日占台湾
分离至今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问题的形成
(1)内战遗留问题:
1949年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
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解放台湾
2、党和政府对台统一之策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武力统一
50年代中
和平解放
80年代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推进两岸交往的史实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
(官方)
(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38年隔绝状态被打破。
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倡议实行三通
扩大两岸交流(探亲、旅游等)
1987年,浙江舟山。一位台湾退伍老兵回大陆探亲。摄影|袁学军
1981年,一位台胞绕道日本从台湾回到家乡陕西大荔,跪倒在分离32年的老母膝下。
台湾老兵发起的返乡运动。(资料图)
1991年5月,高秉涵首次返乡,图为他(左一)眼含热泪与乡亲交谈,随同他回家的还有客死他乡的众多老兵叶落归根的临终夙愿。
1988年1月20日,由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登上了长城。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推进两岸交往的史实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会长辜振甫;
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官方)
(4)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6)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推进两岸交往的史实
(官方)
(7)2005年,胡连会(重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大陆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8)2015年,习马会(建国后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2、2008年“三通”启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民间)
1、人员、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蓬勃发展;
三、展望台湾问题
1、有利因素
①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两岸同根同种,同民族传统同文化传承;
③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加大;
④“一国两制”正确方针,港澳成功的范例;
⑤两岸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
⑥《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
⑦国际社会的公认。
2、不利因素: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最主要)
三、展望台湾问题
3、展望
——制止分裂,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课后作业
1、本课作业:
第14课知识结构、选择题、思考与探究。
2、预习作业:
看书并完成第15课知识结构。
谢谢聆听